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开放平台

解析腾讯iWeibo 2.0系统:数据实现完美同步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11-06-29 09:41:22来源:腾讯

本文关键词: 开放平台 | 数据获取 | 微博 | 付通 | iweibo |

  昨天晚上7点55分,经过一系列精心改进升级之后,腾讯正式推出的完全免费的微博搭建系统iWeibo2.0却将这个领域从最初的简单用户争夺升级到了用户机构与平台之间的对撼。

  尽管仍无清晰的盈利模式可言,但微博领域的鏖战却愈演愈烈。昨天晚上7点55分,经过一系列精心改进升级之后,腾讯正式推出的完全免费的微博搭建系统iWeibo2.0却将这个领域从最初的简单用户争夺升级到了用户机构与平台之间的对撼。

iWeibo 2.0的四大优势凸显,实现质的飞跃

  数据实现完美同步

  升级后的腾讯iWeibo 2.0系统不仅秉承了之前的全面开源策略,更在数据的导入、个性化设置、后台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更多人性化的改进,特别是在数据的导入和功能组件化方面,在为用户提供扩展性极强的垂直化精细运营管理的基础之上,还可以通过自主选择个性化模块展示在自己的腾讯微博页面,并且每个功能之间都是可以单独开发与迭代的,方便与腾讯微博进行无缝对接。

通过设置账号绑定登陆功能,腾讯微博的大量用户、资源以及推广功能将会直接导入到第三方网站

  此外,升级之后的新系统将腾讯远端数据完全开放式导入使用iWeibo2.0系统的第三方网站,这也意味着iWeibo2.0的用户将会获得对他们更有意义的数据,同时系统配备强大的运营管理后台,不仅远端数据直接本地化,用户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数据获取与管理的自主权。此外,升级后的系统将实现数据打通,将微博端与原有账号对接,实现双重名人认证。并提供精细化的运营数据,对非法消息进行审查过滤,同时对本地化数据进行备份,实现数据的专业化与信息安全的双重保障。而且在遵循UCenter用户协议的基础上,第三方网站还可分享Discuz!和UCenter用户数据,让用户更加方便地在Discuz!和iWeibo中切换、流动。也就是说用户通过设置账号绑定登陆功能,腾讯微博的大量用户、资源以及推广功能将会直接导入到第三方网站。这对于企业、机构以及媒体用户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不仅如此,iWeibo2.0系统的还对组件接口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化,并引入了第三方技术团队开发。据悉,目前,iWeibo2.0系统推出了如名人推荐、热门话题、人气排行、推荐用户、推荐品牌等优秀功能,后台代码完全开源,第三方可以进行组件式开发。

  垂直网站将全面受益

  “利用这一免费的开源代码,垂直企业网站以及中小型甚至个人站长将会全面获益。”针对腾讯对于iWeibo2.0升级版的推出,有关注人士给出了这样的评述。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很多的中小站以及企业站长都在极力推动着网站的互动营销,一旦安装了iWeibo2.0系统,不光是可以对接腾讯的微博数据,还可以实现将腾讯数据进行本地化,无缝隙的对接可使得使用这一系统的用户对于数据的调取得心应用,将网站产生的信息通过微博传播到千万级别用户的腾讯平台中,顺利获得营销推广机会。

后台从用户角度出发,在多个细节上贯彻用户体验自主化

  此外,除去一些常规的通用功能之外,iWeibo2.0的管理后台还能够让用户进行个性化的设置与管理,用户可以通过后台上传自己的logo、更换个性化皮肤等操作,并设置微博页面的一系列参数,让自己的微博页面打上个性烙印。“此举不光可以增加该站的SEO搜索比例,也会使得整个网站的协调统一性更加强大,商业运营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升。”

  在本月刚刚举办的腾讯开放平台大会上,鲜在媒体面前露脸的腾讯掌门人马化腾就宣布,腾讯将进行全面战略转型,其中就包括将原先封闭的公司内部资源转而向外部的第三方合作者无偿开放,包括开放API、社交组建、营销工具及QQ登录等。自2010年7月财付通率先开放至今,腾讯旗下已先后有腾讯社区、腾讯微博、QQ彩贝、搜搜、WebQQ,Q+等共计8大产品实现了平台开放。

  “在利益的优先顺序上,我们选择优先成就伙伴,再成就自己。”马化腾表示,开放平台后如果只有腾讯一家赚到钱不叫做成功,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能够通过平台获得成功。第三方合作伙伴可通过开放平台获得更多的流量、用户和更大的利益,与平台之间实现互利共赢。

  毫无疑问,iWeibo2.0选择在这个时候重磅出场,绝非只是时间上的简单契合。更多的还是腾讯在开发平台策略上的一个重要的部署和推进。不难看出,在早期完成了对Discuz!的收购之后,在这个领域拥有成熟技术的腾讯对于垂直网站架设微博在理念上已然超前,在技术上则无门槛壁垒可言。而对于垂直网站而已,一旦采用这一系统,所能产生的效果却立竿见影。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