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编者按: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做好技术改造宣传、进一步提振信心等指示精神,按照工信部的统一部署,本报今起推出《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两化”融合》系列报道。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在新一波技改浪潮面前,通信业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方面,通信业要加快自身的网络技术改造,为3G建设和全业务运营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通信业更要找准在“两化”融合中的位置,主动开展技术、业务、服务创新,服务于工业行业技改,为促进“两化”融合作出积极贡献。加快通信技改,服务工业技改,将是本系列报道的中心话题。
加强技术改造,是当前应对危机、实现工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通信业抓住3G上马和全业务运营的历史机遇,提升网络对业务、应用、服务的支撑能力,开拓新的增长点,向信息服务大行业转型的重要举措。
工业占整个GDP的43%,保增长首先要保工业。专家测算,经济增长要实现8%左右的预期目标,工业增加值必须实现12%左右的增速。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内有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为此,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工业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明确提出要把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结合起来,推动工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作为工业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对技改高度重视,李毅中部长反复强调,要把技术改造作为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手段。经过积极争取,国家安排了20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通过中央财政贴息方式,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估计一年能够撬动4000多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截至6月份,这20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计划绝大部分已经下达。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技术改造,对于落实中央部署、扩大投资、应对危机、调整结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都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改造是我国工业、通信业几十年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宝贵经验。与之前的技术改造不同,当前这波技术改造,是在“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背景下,国家明确支持,由工信部主导实施的,增加了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崭新的内涵,并将持续大约3年。这既对工业通信业自身的技术改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赋予通信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信息应用,为工业行业技改服务,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历史使命。对此,通信行业应该高度重视、找准位置,积极投身到技术改造的时代潮流中去。
通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一个以技术驱动为主导的行业。在技术升级的关键时间点科学决策,不断成功实施技术改造,是我国通信业近30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通信网的发展和演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次战略性技术升级通常会持续数年、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通信网络的规划、构建、扩容、优化、演进,本身就是一个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实施技术改造升级的过程。通信业的技术改造一方面增强了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能力,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善了信息应用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材料、基础电子、通信系统设备、软件、终端乃至增值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对上下游产业的技术改造产生了巨大的拉动力。
当前,我国通信业正致力于大规模建设3G网络,运营商面临全业务经营的崭新课题,加快通信网络技术改造的任务尤其迫切。三大电信运营商要实现全业务运营,必然带来网络的重大调整和重新规划,既要充分利用、挖掘现有网络的潜力,又要面向未来规划、部署网络演进的路径、步骤、重点。无论是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下一代网络的构建,还是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都离不开通信网络的技术改造和升级。这些都给通信业技改提出一系列崭新而紧迫的课题。
技术改造是我国工业通信业实现科学发展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工业而言,加快技术改造有利于治理长期以来在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更新、安全生产等五个原本薄弱的微观经济环节;对于通信业而言,技术改造则是提升网络对全业务运营的支撑能力,构筑企业在3G时代的核心能力,增强信息化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