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10月29日 北京特稿(文/方之熙):上个月国家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面向未来的产业,它需要更多的创新,国家也会大力支持它们的发展。我在计算机工业已经做了很久,相对于扶持政策来说,更关注如何继续发挥工业研究院的作用,为企业和产业创造长远的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工业研究院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先与大家分享美国主要科技公司工业研究院的发展历程。
工业研究院也叫企业研究院,如英特尔研究院、IBM研究院等,它与学术研究院是不同的。它在从事前瞻性技术研究,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总体来说,上世纪美国各主要工业研究院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央研究院体制
二战后,计算机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其带动下,美国各大公司于60年代开始纷纷成立工业研究院,如IBM Watson Research Center(华生研究中心)、惠普实验室等;还有成立于20年代、在60年代取得不错成绩的Bell Labs(贝尔实验室)。当时,这些公司在各自的市场领域中都有着绝对的优势,赢利也非常好,可以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研究院的建设。
这个时期的工业研究院是中央研究院体制,总部直接拨款,做研究的自由度很高,创新能力很强。许多研究院做得成就斐然,开发了很多名传后世的新技术。但在70年代的时候,一些工业研究院虽然研究做得很好,对公司的业务却没有什么直接帮助,最典型的就是施乐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Xerox PARC)。现在Windows用的点击技术,最早就是施乐提出来的,但当时这种技术并没有给施乐产品带来很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向产品看齐,进行重组与变革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计算机技术发展得更快了。工业研究院以前的中央研究院体制已经很难直接帮助到产品,怎么处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时,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公司的利润逐渐降低,它们已经不能像当时AT&T和IBM那样拿出很多资金来支持研究院了。因此,各研究院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很多的重组与变化。
比如,一些业界闻名的研究院也从总部直接拨款,变成了由各个产品事业部提供资金支持,它的主要任务也从做技术研究转变为直接为产品部门做开发研究。还有一些工业研究院的资金一部分由产品部门提供,一部分由公司提供。这种经费来源的变化使工业研究院不得不由面向长期技术研究向短期的产品开发研究转变。
第三阶段:助力企业战略转型
计算机工业进入90年代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很多公司不得不面临转型。工业研究院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协助公司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它们为公司高层提供一系列的技术咨询,包括技术发展方向、技术变化对产业带来的影响等,让公司高层下定决心进行战略转型。
转型成功后的科技公司,如IBM、HP、英特尔等,后来逐渐成为各自领域中的巨头。对于它们来说,只有不断进行自我突破,才能继续前进。工业研究院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开始更加注重将先进技术转化为产品。正如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贾斯汀(Justin Rattner)说的那样,工业研究院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在研究超前技术的同时,也能确保成功推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和方案。
同时,因为不同公司的发展战略不同,为了适应各自的战略需要,这个阶段的工业研究院还显示出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如AT&T开始降低其在硬件研发上的投入比例,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软件研发中;而在这个时期成立的英特尔研究院则致力于做5年左右的前瞻性技术研究。
对中国工业研究院发展的启示
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很多地方甚至有跳跃式的发展,现在国家又在大力支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更快。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但是科学技术的转化和规模产业化能力的提升也是值得重视的。我觉得美国工业研究院近50年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启示的。那就是工业研究院要专注于技术研究,不断适应整个产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努力为公司战略服务, 并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贡献。
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工业研究院应该将 “原始”创新交给大学、研究所或者国家研究机构去做。工业研究院要从这些学术机构已经创造出来的大量成果中,找到有商业前途的、适合本公司的技术,并把它们转化到产品层面来。
在英特尔研究院,我们有 “技术战略长期规划”(TSLRP)机制——公司领导者根据对产业技术趋势的认识,对来自员工的点子进行筛选,选出最具价值和潜力,并与公司业务和发展方向相关的创新想法予以支持,这可以看作是英特尔重要的创新孵化器之一。我们还有 “携手探路”(Joint Path-Finding)机制,即研究团队与产品团队共同组建成果转化团队,评估筛选各种技术与实现方案,探路确定产品方向并与相关产品路线图的某个阶段挂钩。这些工业研究院机制的实施,让英特尔许多技术创新成功跨越了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 “死亡谷”。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我们的工业研究院一定能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步出力。(作者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