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9月29日 上海报道(文/孙封蕾):2010上海世博会的美国馆,一进馆开场白是三个屏幕播放美国人用汉语跟世博馆游客打招呼的视频,9月27日,这个打招呼的过程有了现场版,高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亲自到美国馆跟游客打招呼,用这样一个特殊的方式,在中国庆祝高通的25周岁生日。
信用卡迸发的灵感
25年前,高通创始之初,只有7个人,现在高通全球员工已逾一万六千人,成为财富500强企业。
保罗·雅各布回忆起当年,高通甚至连给员工发薪水都困难到要用信用卡透支结算。而这种透支的信用卡授权的方式也了高通商业模式的灵感。
图1:高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
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技术授权给别人,这样,高通就有授权资金维持技术研发的继续进行。
一段时间以来,总有观点认为,企业应牢牢固守住自己的创新成果,这样才能为自身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过去的150年中,这种观点所引发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曾经压制了几项早期的重要发明,包括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的电话、托马斯·爱迪生的电灯以及莱特兄弟的飞机等等。
逐渐发展壮大中的高通面临这样两难选择——是将研发成果仅供自己使用从而掌控市场,还是选择一种全新的模式?高通公司决策者认为:如果产业链各环节都能接触到所有的专利发明,那么无线通信行业就会实现最快、最有效的增长。于是,高通公司建立起其特有的商业模式,即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技术并授权给整个行业。
掰手腕之争
其实,一贯以技术擅长的高通,在技术上的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当保罗·雅各布的父亲艾文·雅各布向业界指出,CDMA技术的理论性能优势可相当于当时移动技术的40倍时,一些业界领袖并不认可,他们认为,这项技术过于复杂,商用成本昂贵。斯坦福大学一位著名教授甚至尖刻地批评说CDMA是违反物理定律的。
那时的《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场技术之争恐怕只能通过掰手腕来决定胜负了”。
历史告诉了这场争论的答案。
1993年,CDMA终于被美国电信行业协会接受为移动通信的行业标准,高通公司取得了第一次规模性的胜利。1995年,在高通公司成立10年后,CDMA在全球获得了首次商用。后来居上的高通公司也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全球领袖——在高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努力下,CDMA作为当今主流3G技术的基础。
高通由此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线芯片厂商;平均每秒钟,高通公司就有36颗芯片在市场上售出。
中国:高通的明智选择
对于很多世博会美国馆的游客来说,可能他们之前并没有听说过高通,就在保罗·雅各布向游客们介绍,可能在场很多人的手机中都有高通芯片,在场观众投来崇敬的目光,保罗·雅各布从簇拥他签名的人群中,验证了当年投资中国选择的明智。
图2:参观世博会美国馆的游客争相请保罗·雅各布在世博护照上签名
九十年代末,高通进入中国市场,在前有欧美和日本等成熟市场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投资最有潜力的国家——中国。
当下在中国,仅终端领域,高通公司目前已经和超过55家企业展开了合作,这其中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联想以及众多成长快速的中小型企业。
在高通的支持下,中国的3G CDMA制造厂商在海外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企业不仅在亚太、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取得主导份额,还与多家全球领先运营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进入全球最领先的移动网络设备商的行列。
数据更是有力的证明了高通当年的决策有够长远。截至目前,中国的移动用户已经突破8亿,2009年——中国3G牌照发放元年,三家运营商对于3G网络设备的总投资已经超过了1600亿元。截至今年7月,中国3G用户已经超两千八百万。工信部预测,到2011年,中国3G用户将达到1.5亿。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