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从事拉链产品生产的制造企业,自1995年在上海成立至今,东龙投资集团目前已有9家子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身处产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他是不折不扣的行业领头羊。然而,快速的市场份额增长,让企业发展出现了瓶颈。面对困境该公司冷静思考自身实际问题,睿智上马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大大提升了自身管理水平,这值得我们借鉴。
行业老大的烦恼
拉链行业一直以来是一个产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根据中国拉链协会统计,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拉链企业约有2500多家,其中99%的是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不高,品牌意识薄弱,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只有2-3家, 而东龙就是其中之一。和绝大多数快速成长的企业一样,由于已经颇具规模,东龙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瓶颈。首先,产品多样化,使产品成本预算问题日趋复杂,各种规格型号的产品预算给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预算监管难度;其次全面预算要求的全员预算给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底层员工出了一个难题。 “如何应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是我每天都必须考虑的。”东龙集团生产总监宓国平如是说。
求助于博科资讯Navigator
经过2个月的全面预算管理软件选型,宓国平发现,目前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一个管理工具,能够让总裁同下属开预算会议的时候,下属可以有准确的信息来讨论可能出现的生产经营问题。而不是空对空,信息不同步,无法说清楚问题。博科资讯Navigator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的发布着实让东龙集团的领导们兴奋不已,“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东龙集团某高管如是说。
选型确定之后,2008年,东龙投资上线了博科资讯的Navigator全面预算管理软件。上线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对东龙投资集团来说,无疑是一次管理方面质的飞跃。一方面,东龙集团实现了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从最初的原料、辅料采购、到各类码装,拉头的生产,一直到条状的组成、销售,都能够在事前进行详细的物料需求计划以及对应的成本预算。另一方面,东龙集团又实现了全面的成本预算。拉链制造作业集合了流程型制造和离散型制造的特点,工艺复杂、流程线长、产品多样,而Navigator的上线,使得成本项目能够合理的还原和归纳,从源头上进行成本控制,为企业管理者管控和考核提供了依据。
请来“高级经理人”,突破生产经营瓶颈
“部署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相当于请了一个高级经理人来帮助我们进行预算的整合和规范管理,使我们的生产流程不断改进。”宓国平对Navigator上线后的企业生产管理状况非常满意。
现在,Navigator系统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管理中的不足,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东龙的决策层还可以根据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改进企业管理。过去,生产管理需要花很大力气来进行预算费用的申报、审批、汇总,容易发生信息失真、滞后的问题,而且往往还不能覆盖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现在Navigator系统的先进管理思想,已经成为东龙集团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成本预算一般都需要完备的预算体系和有经验的预算管理人员才能做到,这对业务流程比较长,比较复杂,业务逻辑关联度很强的企业来说一直是个问题。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鸿沟。系统建立了费用申报、审批、汇总流程、让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生产管理部门,完整的产品物料清单,为下一步的物流需求预算和成本预算打下了基础,而且将成本分解成几十个项目,分别进行预算,过程透明可塑,便于发现生产管理方面的漏洞。
“成本预算的很细致,通过系统我能给下面车间主任下达明确的指令,要求他们怎么减少成本、控制费用。”宓国平如此评价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车间操作工也会做预算
“Navigator全面预算管理软件,让车间的操作工都会做预算了,这个软件简单易用,非常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用。” 宓国平在提到全面预算软件易用性的时候说。
Navigator系统在易用性上下足了功夫,它根据国内企业长期使用EXCEL的表格进行预算管理的特点,结合先进技术实现的。该系统使用目前最先进的B/S技术架构,建立用户操作平台,将所有的系统程序和数据资料全部储存于关键服务器上。对于系统客户端用户,不需要在电脑上安装任何系统程序,只需要建立一个流畅的内部或外部网络环境,客户端用户运行IE浏览器访问到系统正确的网络地址,使用自己的用户口令登录系统,便可开始进行预算工作。极大方便了企业的部署和维护工作。
普通用户登录系统后,工作操作如EXCEL表格一样,只需要在系统的报表单元格里录入数据,系统操作也只是点击对应操作权限(保存、送审、批复、汇总、查询等)按钮,如此简单、实用的操作,让车间操作工也能将预算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数据准确录入到整个预算系统中,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奠定扎实的根基。
事实上,对于东龙这样的制造企业,甚至国内诸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都面临着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何向前再迈一步,实现质的飞跃的问题。如何突破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天花板,开始企业发展的另一个春天,同东龙一样,很多的制造企业已经迈出了自己的一步。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