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肆虐全球,国际软件产业也深受影响;但在国内,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频频出台拉动内需的政策,水利、铁路等一系列基础项目的投资加大,带动了传统企业对软件与信息系统的需求,也因此,尽管难逃经济危机的波及,但中国软件业整体上受影响很小,其上升势头依然不减。
有数据显示,中国软件业2008年总收入为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并有专家预计,2009年中国软件业仍将保持22%至25%的快速增长。
不过,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软件业的快速增长仅代表中国为软件大国,但并不代表中国已成软件强国。这是真的繁荣,还是软件业泡沫化的开始?
国内知名WEB应用开发平台供应商创恒信总裁夏正澍就表示,“中国软件业看起来枝繁叶茂,但实质上根部并不坚实,软件开发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的缺乏,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软件业缺乏“根”的技术
一直以来,大部分中国软件开发商都使用国外的软件开发工具,或基于国外的技术构架,通过购买第三方工作流、中间件等产品进行软件开发。“拿来主义”使得中国软件企业的思想被极大束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对软件开发核心技术不重视,直接导致中国在国际软件市场上话语权不足。而美国、印度、爱尔兰等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则在此方面投入巨资和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国内形成鲜明反差。
由于以上原因,也导致了国内软件开发生产方式落后,大量重复性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工作,不仅使软件开发效率低、周期长、复用性差,无法实现真正的“敏捷开发”,而且无法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需求,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当然,这也几乎是全球软件开发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国外开发工具在中国的先天水土不服则让中国软件开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中国软件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和‘根’的技术,即自主核心技术,大多数开发商只专注于软件项目的开发和企业当前利益,而对支撑项目的基础平台层面抱着‘能用就行’的态度。这对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来说,不仅限制了自身发展,也为软件应用埋下了很大隐患。”夏正澍不无忧虑地表示。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指出,从软件企业竞争力发展来看,中国国家软件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平台强化技术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整合产业资源,这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夏正澍也认为,国家在重点扶持大型软件开发项目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中小软件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应该给予特别的支持。
由此可见,只有专注于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中国软件业立足世界的根本。
软件危机曙光乍现
大型企业对于应用系统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得其应用系统规模趋向于大型化、复杂化,现有的基于大量基础代码的软件开发工具已经很难驾驭日趋庞大的“软件巨兽”,这也使得“软件危机”日趋严重。而可喜的是,随着创恒信等国内一批富有创新意识的软件企业对此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长期不懈地努力探索,中国软件业的曙光已经显现。
“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是民族软件产业枝叶长青的希望。”夏正澍表示,“创恒信发展至今经历过三次大的变革,但一直坚持着‘技术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致力于应用开发平台的核心技术研发。多年来对‘根’的技术的重视和执着追求,正是创恒信的成功之道。”
据悉,eFlow应用开发平台就是一款由创恒信历经多年时间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WEB应用开发平台型产品。它采用先进的“配置化”设计理念和高度封装技术,除内置了功能强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电子表单管理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消息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各种成熟的应用系统和开发工具外,还提供了大量成熟而实用的应用组件和模块,为实现“配置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因此,软件开发人员在使用eFlow应用开发平台进行软件开发时,绝大多数开发与应用无需人工手写代码,只需按照项目需求选择相应的组件或模块进行“拖拽式”配置,不仅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而且降低了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难度和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并且,使用eFlow应用开发平台开发软件,应用上可立即部署,较大程度上缩短了应用开发的调试期,保证了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风险。正因如此,eFlow又被业界人士誉为“软件应用开发的推进器”。
业内普遍认为,金融危机使国际软件市场酝酿着新一轮的洗牌,也为我国的软件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可以预见的是,包括创恒信在的一批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内软件企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并将为中国软件企业核心技术的提升和整个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