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将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概念上升为国家经济振兴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影响。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的时候,提出了“感知中国”战略,并指出“当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我们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走过一些弯路”,在物联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似乎一夜之间,物联网成为社会上最“红”的词汇。江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三年投资350亿元、构建20平方公里的产业示范区的目标;南京邮电大学在9月成立了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和物联网学院,目前研究中心已有一支40多人的科研团队,初步搭建了南邮内部的“物联网”;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先后在2009年两岸电信领袖峰会、2009ITU世界电信展等活动中介绍了中国移动将大力推动我国物联网建设的思路,9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业务登台亮相。
闪联提出物联网“感知生活”理念
物联网已正式列为国家战略。而闪联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作为的3C协同互联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为物与物之间的对话创造了条件。物联网和闪联的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瑞士日内瓦2010年3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以下简称ISO/IEC)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闪联基础协议标准和文件交互框架标准两项标准。至此,任何国家、组织、公司甚至个人,都可以通过ISO/IEC获取并使用闪联标准,进行3C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器、移动设备)协同互联及相关应用的开发。这无疑是闪联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标准占领3C协同互联领域至高点。
拥有了3C协同互联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使闪联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一个被称为“感知生活”的概念在闪联悄然孕育。“感知生活”正是物联网在家庭的重要应用,而闪联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打造面向终端消费者群体的3C产品“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技术,基于闪联标准的医疗急救、智能家居、数字娱乐、在线支付、家庭应急、社区服务等应用将成为消费者向往的生活方式。闪联“感知生活”理念正在掀起一股全新的物联网推广应用热潮。
“感知生活”让消费者走进物联网
就像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想到如今全球互联网产业庞大的规模,我们现在可能也很难准确描述出10年或者20年以后物联网产业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既然被称为“信息产业发展浪潮”,物联网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万亿级的巨大市场,而是对于多个产业甚至整体国民经济广泛辐射,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各个角落的深远影响。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前两次浪潮”。计算机的出现让我们进入了信息生活,计算机成为我们办公的必备工具,而MP3、数码相机等各种数字化设备让磁带和相册逐渐走出了我们的视线。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则把我们带进了网络生活,CNNIC 2009年7月发布的第24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25%(在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一数字则接近80%),而超过半数的网民已经越来越习惯与从网络获取娱乐、信息或者与他们交流沟通。
可以想象,物联网的出现将让我们迈向“感知生活”。不仅仅是一切的事物都可以被感知(或者说人可以直接与物“对话”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物体相互之间也可以“交流”,从而主动为人们提供使用的信息与服务。家里的老人不慎摔倒,传感器可以把人倒地的速度与时间采集下来,而家庭计算中心(也许就是一台普通的计算机)会分析判断这一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方式,如果需要对外界求助,家里的电话会自动拨打亲友、居委会甚至急救中心的号码,家庭摄像头可以将屋内的图像直接传送到子女的手机上或是医生的电脑前,我们甚至可以接通110联动开锁服务,让老人不会耽误一分一秒的救治时间。除了医疗急救,空调可以把自己的能耗状态实时发送给用户甚至电力公司从而实现节能,电视机可以根据沙发上坐的是儿童、成人还是老人而自动切换到动画片或是相应的频道……这一切似乎有些“科幻”,在闪联即将落成的“感知生活”展示中心内已经悄然实现。
如果说“感知生活”是物联网给消费者带来的美好前景,那么换个角度来看,构建“感知生活”其实就是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方向。当前国内各地纷纷启动的城市安全、智能交通、水质监测、食品安全等“感知城市”示范工程,以及IBM“智慧的地球”系列解决方案,都侧重在公共场所和行业领域,这一点与计算机和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非常类似。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计算机产业的爆发,以及本世纪初互联网产业的井喷,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入到民用领域,让消费者获取到需要的信息与服务、并从中产生价值的回流,产业才正式进入到大规模发展阶段。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物联网浪潮的最开始的波纹,真正汹涌的浪涛还在后面。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之一,基础设施是政府介入物联网的“最初着力点”,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日常接触的物联网设备并不是传感器,而是计算机、手机、电视这些信息终端设备,获取和使用物联网服务的地点也不仅是公共场所而更多是在家庭(或者说是室内),因此物联网产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信息终端设备与传感设备的融合,是物联网在家庭、办公和公共场所的全面部署与协同。这正是闪联“感知生活”的概念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联盟创新,共创中国物联网辉煌
物联网产业涉及面广,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不是一两个研究单位或是企业能够完成的;在物联网浪潮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为我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们要与数十倍、百倍于自己的跨国公司直面竞争。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中国物联网产业要想取得快速健康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抢占制高点,联盟创新是最佳方式。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其中一些联盟不仅在标准制订、技术创新和产业推广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与突破,而且在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联盟构建、运行与发展机制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和支持产业联盟的发展。
自2003年7月10日,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闪联)标准工作组成立以来,截止2010年3月,闪联联盟成员已达138家,其中不乏联想、TCL、长虹、长城、创维、海信、康佳、松下、飞利浦、三星等国际巨擘。借助联盟的力量,闪联正在积极构建以联盟为依托的标准制订、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集群,为“感知生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良好的基础。
闪联“感知生活”创新物联网应用模式正在吸引更多产业界同仁积极参与其中,有效解决我国物联网集中度分散、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中国物联网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