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1月31日 北京消息 (文/李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根据预测,2012年中国手机供应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014亿部,比2011年的5200万部劲增94%,几乎是2009年1020万部的10倍,并且至少在2015年前,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都将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在这块市场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本土的智能手机厂商在努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能看到,如果刨去和运营商合作的部分,我们本土厂商的竞争力显然不如洋品牌,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窃以为,三座大山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历史原因、品牌因素以及成本制约。
历史原因:中国用户的购买习惯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历史原因。
由于很早就取得了高度的文明成就,历史上的中国人一直充满了自信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因此进一步创造了高度繁华的文明。
然而在南宋末年,中国遭遇了一场大劫难,和蒙古的数十年拉锯战,最后竟然以失败告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完全被占领,不仅大量的社会精英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中死去,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自信转向自卑。
崖山之后无中国,800年前的崖山,也就是今天的香港一带,当时代表中国政府的南宋皇室,在这里集结了他们能够集结的全部战舰,但已经学习了中国海军先进战术的蒙古舰队主力也云集此地,双方投入了50万兵力,进行了一场历时20余天的鏖战,最终,南宋战败,大臣陆秀夫背负末代皇帝赵昺跳海自杀,约有十万官兵宁死不降,跳海自杀身亡,余部在大将张世杰的带领下突围,前往越南寻求救兵,但中途遭遇台风,全军覆没。
崖山之战遗址
崖山一战是南宋末年长时间拉锯战的缩影,当时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五十年的战争中,损耗殆尽,在南宋灭金的时候,只占据中国南方的宋朝就拥有了接近一亿的人口,但是当蒙古灭宋之后,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全境竟然只有6000多万的人口,超过一半的中国人被杀、自杀、饿死以及各种原因身亡,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社会精英。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场大屠杀,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刻。
除了物理上的灭绝,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的转变。毫无疑问,当时的中国人是全世界的精英阶层,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只有在中国,才遭遇到让他们难以想象的抵抗,这种抵抗深入到了每一个街道,每一条小巷,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是悲剧,中国人倾尽全力仍然无法阻挡亡国的脚步。
从此以后,中国人由自信转向自卑,由开放转向封闭,而甲午战争更是让中国迅速沉沦。在进入工业社会后,中国已经全面落后于世界。
这种现象导致了现在的中国人对泊来品发自肺腑的信任,以及对国内品牌的不信任,由于不信任,并且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国内品牌往往依靠低价格来吸引市场,然而,低廉的价格无法保障充沛的利润,从而无法进一步研发新品,并且,产品的质量相应也会受到限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现在,全世界有很多手机都是在中国生产,中国厂商要生产出高品质的手机完全可能,但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量,出于市场认可度的考量,厂商们往往会削减成本,从而导致在设计、质量和做工上不如国外品牌,影响到用户和市场的口碑。
品牌因素:不清晰的品牌定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品牌因素。
对于国外手机品牌,诸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在消费者心目中,第一反应毫无疑问,是手机厂商,然而反观国内很多手机厂商,诸如联想、华为、中兴等等,原有的主营业务并非手机,在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之后,仍然采用了原有的品牌名称,这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的困扰。
比如对于华为来说,他们的手机品牌在海外的用户认可度要远超过国内,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海外用户对于华为品牌较为陌生,这时候,陌生反而成为了优势,反观在国内市场,在大多数用户眼中,华为是一个网络和电信设备供应商,对于他们的手机业务,消费者难免有一些疑虑。
这在大众的生活闲谈中更能体现,很多人会谈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HTC出了什么新手机,但是罕有谈论华为出了什么新手机,这并不是华为的品牌不够响亮,而是在大家看来,“华为”这品牌并不是手机专业户,这就是为什么华为推出6.68mm的Ascend P1 S,市场影响力仍然不如摩托罗拉7.1mm的RAZR的原因之一。
CES2012上记者拍到的华为Ascend手机
相比而言,联想这方面做得较为进步。
联想在推出乐Phone之后,随即将“乐Phone”从一款手机拔高到了旗下的智能手机品牌上,现在,联想推出的智能机型均继承了乐Phone的品牌,在拥有独立品牌之后,联想的智能手机在非运营商市场上的声音显然要比华为大很多,也远超过此前的“联想手机”品牌时代。
对于大众来说,对厂商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建立起的印象也很难改变,如果依靠其他领域的知名品牌来打天下,品牌知名度确实高,但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相反,我们来看看国外厂商,以苹果为例,他们就建立了多个子品牌,包括iMac、iPod、iPhone、iPad等,这些品牌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苹果的品牌,但是又各自有独立的作战领域,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成本制约: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最后我们来谈谈成本问题。
说到成本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三星,在智能手机时代,其蹿升的速度简直是令人咂舌。
三星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成本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三星是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厂商,在进入智能手机之前,旗下就拥有ARM架构处理器、内存、闪存以及集成电路的生意,规模还不小,同时,三星还是一个液晶屏幕供应商,拥有自主的液晶屏幕技术、生产线和产品。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三星在智能手机时代,只需要把自己工厂中原有已经有生产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一部手机简简单单的就诞生了。
在成本控制上,不论是设计成本、零部件采购成本还是物流和兼容测试成本,都得到了极大的控制,自然收获了很强的竞争力。
而对于HTC、摩托罗拉这样的厂商来说,由于生意布满全球,对于CPU、内存、闪存等基础零部件的采购数量非常巨大,容易拿到便宜的订单。
而国内手机厂商,一方面,基于上文提到的第一点历史因素,他们要将价格做下来,但同时他们的成本往往要高过国际品牌。
而像CPU、内存这样的半导体,内地根本没有相关生产产业,中国甚至没有自己的晶圆厂,现有的晶圆厂都是英特尔在中国设立的工厂,因此,中国厂商只能去寻求国际大厂的帮助,成本上更难控制。
位于台湾的台积电晶圆厂
低价格,高成本,带来的就是低利润,甚至没有利润,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厂商的发展脚步。
症结何解:三条路
找到了这些症结,怎么解决呢?
对于历史原因,很难去解决,千年来的转变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内心,但是后两个因素,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首先,在品牌上,除了专注于手机的的品牌如小米、魅族,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应该尽快推出他们的手机子品牌,并且加大宣传力度。
其次,智能手机市场上,中国厂商本来就处于弱势位置,这时候不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做,而是要全力投入,先用低价格去占领市场,获得口碑,再想盈利的事,没有大的投入,如何能够在被动的局面下逆转形势呢?
最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要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推广力度,这主要针对第一个困境“历史原因”,在海外市场,投入可能是国内市场的五倍,但是回报可能却是国内市场的十倍。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