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化 /ERP

博科资讯: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的必要准备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11-07-08 14:21:20作者:CNET科技资讯网来源:CNET科技资讯网

本文关键词: ERP | 博科资讯 |

  关于ERP实施现在有很多种方法,很多的选型方法只是大型的企业比较适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大企业的选型方法和中小企业运用ERP又存在的一定联系与差别。中小企业应用ERP需要见效快,应用快等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在上应用ERP之前,选型是关键。

  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特点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行业细分需求特点日益明显。中小企业用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财务管理、OA等单项应用,要求逐步深入。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ERP,还包括产品辅助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和控制等多方面内容,具有很鲜明的行业特点。同时,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初步战役见了成效,但实施效果和进度参差不齐总的信息方向是朝着全面信息化的发展的。

  光盘代码的伪承诺和应用系统的实演示

  现阶段,信息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型的产品,尤其是软件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讲,如果能解决企业的业务问题,那么它值百万,甚至千万。但如果解决不了业务上的问题,那就是一张没有任何价值的光盘代码。而现阶段的ERP合同种类比较多,它按照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模块进行划分,因此,要求CIO在签署ERP合同前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对于合同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些规划包括如何制定长期的的规划和短期的规划。

  无论是做ERP还是做其它的项目如BI、CRM等一系列的信息化工作,CIO都需要对于IT服务商的产品进行详细的演示和了解。虽然,IT服务商在在选型初期,会对自身的产品进行演示,但作为CIO有必要进行对于产品的二次演示及操作,以便发现在软件产品当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在ERP合同签署前,取消产品的一些不必要的附加功能,增加企业的必需的部分,从而形成产品完全适应企业的业务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二次演示也有有利于CIO更加了解ERP的产品,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实施。

  项目管理控制与二次开发能力是成功上线的必要条件

  每一个ERP项目的开始都需要做好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在过去我们了解每一个ERP上线有的需要一年,有的需要两年到甚至还有需要三年上的才能上线。对于企业来讲三年上一个ERP项目已经非常困难,企业的业务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快速的上线ERP,但又不影响企业的业务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CIO所关注的ERP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更需要具备快速完善的特点,而ERP本身的功能模块特别多,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制定,那么项目就会越托越久,从而导致整个ERP项目最终的失败。

  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于企业来讲在完善的产品功能面前,企业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针对行业及企业自身的特点,企业需要定制进行二次开发,在二次开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企业的服务。因此,当CIO在和IT服务商签署信息化合同前,要把二次开发的费用、成本适当列出,加入到整个信息化的项目当中,让IT服务商从总体的价格降低,节省企业二次开发的费用。同时,信息化的培训费用也是非常高,因此,在培训等方面也应该总体划入总的价格当中。

  管理模式创新与系统同步升级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财务、销售、制造、分销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信息以及这些方面的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服务。而同时,信息化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改造项目,更多的是在管理上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信息技术来付诸实现。会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各个层面的人员。因此,确定ERP项目的实施方式,在ERP合同签署必须要考虑到。

  信息化是“没完没了”的工作,对于信息系统上线,信息化只是刚刚开始,如何获得真正的成功,还需要日后时间的考验,并不是系统上线以后,IT服务商交付了就代表着成功,还要进一步的划分,CIO需要和IT服务商确立什么时候上线?什么样的质量标准才是真正的衡量系统成功。因此,中小企业CIO在签署ERP合同前,必须要把项目上线的标准以及未来出现责任事故赔偿原则写清楚。另一方面,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项目难免有失败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提前在合同前做好损害赔偿原则,无论是甲方出错,还是乙方出错,如果有合理的合同在,就不会在出现业务与技术“两张皮”的现象。总之,软件选择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复杂的工作,CIO必须高度重视、谨慎选择。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