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9月22日 中国台湾报道(文/一股):着手进行于一个网站,大家很喜欢问我们获利模式,除此之外,三不五时就有人问我们这样的问题:
圈外人:“你的网站会不会结合Facebook那种…可以看到朋友的模式啊?”
圈内人:“你的网站有web 3.0的元素吗?”
有点想请他们定义清楚问题,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的意思。
我往往不敢点头。
维基百科定义了web 3.0。对大众市场来说,Facebook就大致代表了这个3.0的新时代,在上面可以看到所有朋友圈子中发生的事情,我们以“朋友”为本位,以单纯接受这个本位资讯降低了web 2.0的爆炸感。但涂鸦墙上的是朋友发生的所有事情,不分主题。如果今天我们关心的是某一个主题,比如说:车子;朋友的观点,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还是爆炸了,因为车子的资讯超级多的。
不得不承认,买车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很需要专家的意见、高经验值的人的產出、或说是高品质的UGC(User Generate Content),不过web 3.0似乎没有告诉我们专家的意见在哪裡。
有的专家写博客,人气不差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他的意见。所以对于任何单一主题的专业内容,我们依然先从2.0着手,问题只是在web1.0或2.0总是让人找不到东西,世界上不存在一个逻辑,好好定义这些乱七八糟的内容,孰先孰后。
在Mr.Jamie的重点整理中提到:“Web 3.0 讲求的是筛选 (curation),并且把内容依据使用者的喜好和社交行为来呈现。”照这样说起来,筛选的依据能不能重新定义、而不是社交圈呢?该怎么定义这个依据,难以捉摸的是使用者的需求,我们只有真的确定“朋友”这个依据一定行得通,所以3.0只存在这个依据。
具备筛选的元素(即便不是社交),我认为这还算是web 3.0的范围,我们降低了爆炸感。对于我不敢点头的问题,必须奠基在UGC的概念之上,正确的判断UGC的品质,才做的到我心目中的web 3.0。不敢点头,也不打算直接做web 3.0,是有困难的,只敢站在web 2.0的概念上,铺好web3.0剧本中的梗。
如果可以改变筛选依据,这样定义3.0,那下次有人这样问,我就知道怎么回答比较好了!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