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走出信用卡套现泥潭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09-06-08 11:18:15作者:易名中国

本文关键词: 电子支付 | 环迅 | 环迅支付 | 信用卡套现 |

  在上海的各个地铁通道或出口,很容易看到各银行信用卡的流动办理网点。只需填张表就能办理信用卡的简单手续,使得信用卡成为几乎人人拥有的日用品。研究机构CTR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信用卡发卡量高达1.4亿张,一线城市超过50%的持卡用户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信用卡,刷信用卡消费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消费方式。由于每笔刷卡银行都会从中获得0.5-2%不等的提成,可观的收益使得信用卡发卡量成为各银行争夺用户的重要参数指标。各银行之间为了争夺用户展开发卡的激烈竞争,信用卡呈泛滥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利用信用卡非法套现和银行卡犯罪问题日益突显。

  所谓信用卡套现,就是信用卡持卡人不通过ATM或银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卡内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刷卡消费的名义比如POS机刷卡直接套取现金,并逃避信用卡取现所需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用。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网上虚假交易套取现金,比如通过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由于电子支付的相对虚拟性,通过电子支付来套现更加便利并容易被不法商家钻空子。

  随着这个问题的日益突出,央行、公安部、工商局等部门已经高度警觉,并正出台相应措施打击此类行为: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提出为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规范银行卡市场秩序,今后将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严厉打击银行卡犯罪。对持卡人开通网上银行转账的,要求应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否则单笔转账金额不应超过1千元人民币,每日累计转账金额不得超过5千元人民币等。

  这样的规定是否能有效控制非法套现?电子支付为什么会成为银行卡非法套现的“重灾区”?

  大家都知道,中国电子商务近几年得到高速发展,而电子支付是人们进行电子商务和在线交易的重要渠道。咨询机构iResarch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达到2,813亿元,同比增长178.8%。第三方支付为消费者提供了几乎所有可以接触到的支付终端,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电子邮箱、信用卡、外卡等专用支付通道。由于电子支付的便利性和套现的有利可图性,催生出针对电子支付可能存在的交易规则漏洞(如虚假交易)进行非法套现的问题。电子支付平台怎么避免非法套现同样成为此次打击银行卡犯罪行动的重点区域。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能有效地解决信用卡套现的问题,银行肯定要限制信用卡在电子支付中的使用,这对电子支付市场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好事情。

  第三方支付平台实际已经做了一些努力,比如通过适当收费限制信用卡的套现行为,但这种限制作用程度有限。如果收费额度不高并且对套现获利不构成大的影响的话,很难避免非法套现情况的发生,另外,一些不法商家也通过多帐号交易来规避单帐户交易限制的问题。

  防止非法套现成为众多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面临的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反过来也影响甚至决定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是否能得到持续生存和发展。在当前严厉打击银行卡犯罪的形势下,加上电子支付牌照发放,这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提出大的命题和挑战,甚至影响到支付平台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在防止和控制利用电子支付非法套现方面,支付宝和环迅支付等比较有影响的支付平台提供了一些做法上的借鉴。支付宝和环迅支付分别在国内的非独立与独立支付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它们能否在打击非法套现方面措施得力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支付行业能不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针对防止信用卡套现,环迅支付的具体做法是推出“三法一核”体制。所谓“三法一核”,主要是制订《签约商户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反洗钱管理办法》三个条款,一核则是推出现场审核机制,对商家进行级别评估,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商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使得信用卡的非法套现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降低。这种有效的风险控制,帮助环迅支付成为国内首个通过PCI-DSS CLASS 1信用卡安全认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达到符合国际支付卡风险控制最高要求的级别。

  另外,环迅支付通过建立银行卡可疑交易监控系统,对疑似套现、银行卡盗用等交易进行识别、监控、分析,通过在商户及银行之间建立可疑交易反馈机制,以及和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最终实现零套现的既定目标。这些都对《通知》所要求的“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收单协议和商户档案管理、严格自助转账业务的处理”等要求的回应。

  显然,防止信用卡套现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安部门等都应力行其中。《通知》在制度上体现出这样的合作精神,但能否有效防止银行卡非法套现和犯罪问题,还需要各方切实的努力和执行。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