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化 /云计算

友友系统COO张矩:云计算的中国之路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11-05-16 15:00:55作者:CSDN

本文关键词: 云计算 | 友友系统 |

  谈到云计算厂商,人们往往第一会想到Google、Amazon等国际著名厂商,但是任何一个新兴的产业或者商业模式都会诞生出一批新的公司,虽然暂时规模不大、没有国际巨头们那么耀眼,但是凭借着其独特的视角、先进的技术而成为云计算市场不可小觑的新兴力量,也值得我们大家多去关注。友友系统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并不妨碍他们想在云计算这个新兴而庞大的市场有一番作为,在他们眼里,中国的云计算技术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

“亚马逊”模式的中国之路

  在张矩看来,亚马逊的云服务确实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产生了示范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亚马逊6亿美金收入相比美国每年花费在信息技术和收购上的1万亿IT开支还是很小的一个部分——人们很容易忽略了面向企业的运营服务的巨大规模。

  但就“亚马逊”本身的运营模式而言,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公有云初期的主要客户是一些有技术能力的开发者”,张矩表示,“中国要出现亚马逊、或者有潜力成为亚马逊的公司,从目前来看,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和应用的积累,在时机和条件等生态环境合适的情况下,这个积累的过程可能不会太长。”

  在他看来,IaaS层面的服务对使用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在Zynga上开发游戏,除了需要有强大的开发能力,还需要有强大的IT运维能力才能支撑起IaaS服务。

  当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类似于Facebook这样基于社交网络的互联网企业,技术和运营经验都在积累和发展,但仍然处于一个适应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国内的企业来说,“亚马逊”的模式,是一个方向,可供参考,但不可以进行简单的拷贝,在国内客户的具体需求下,具体的运营方向和模式可能会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得以确定并实施,最终取决于国内云计算运营的生态环境。

  技术的制约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张矩表示,要想发展像亚马逊这样的商业模式,还要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这实际上是一件很难的事——可以实现运营并实现商业盈利,需要相关公司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及清晰的商业模式做支撑。不是说买了一大堆机器、管理这些服务器,然后再把资源拆分开卖就可以了,你还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个价格如何才有竞争力?从理论上而言,这和传统的商业意识是有冲突的,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将这个矛盾规避,其实有很多的窍门——技术经验和运营经验累积的窍门。比如IaaS服务,有很多人现在觉得把虚拟机管理软件做好了后,去机房租一堆机器,然后你可以去做IaaS服务了,其实在技术实现上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难,这实际上远远没那么简单,要想挣钱,要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在大规模系统解决方案上,目前国内涉及这个领域的公司并不多,特别是能把这些技术能够作为完整体系的角度来考虑,并把它完整的呈现出来,以一个产品的形式为其他的厂商用户服务——这样的公司国内更少——而友友系统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这样的服务。”

  开放需要积累更需要自信和责任

  毫无疑问,云计算是由于开放所带来的全新的IT服务模式,而以Hadoop为代表的开源分布式计算无疑是这当中的代表。

  在张矩看来,这种开放不仅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自信。

  “对用户而言,开源最大的魅力在于用户能够自我控制,因为自己有源代码”,张矩说,“但是与此同时,需要减少风险,对职业经理人而言,强调的是规避风险,对技术人员而言,更多的追求是控制。”

  因此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完全不用开源,完全不考虑,另一个结果就是全面拥抱开源,这也是目前很多互联网企业的选择,但是否考虑选择开源软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存在一个盲点——很多企业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来比较如回报率等问题,也就是说,是否选择开源软件与具体的业务运营策略没有有效结合起来——我们知道,决定公司资金投入的指标,除了收益,还有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这个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也应该包括运营风险。

  “美国已经在IT产业上有近60年的发展了,这意味着有了60年得积累,在对技术的使用和业务的运营方面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与此同时,随着底层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对IT产业有影响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在这时候开源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技术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对产业或者别的公司发展有指导意义,这样的开源技术才是有意义的。

  张矩表示,虽然现在有上百万的开源项目,但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却并不多,并不是说是你把一些东西开源出来,就对这个产业或者对其他的公司就有帮助——理解开源,还应该考虑开源出来的内容所体现的意义。

  “说到自信的问题,企业需要对自己的技术完善程度做一个全面的评估。Google所开放的技术为什么好?因为这些技术都是经历了实践的。对于企业来说,在经过大规模部署,积累了真正实践经验的开源,代表了一种责任。”

  张矩举了一个例,“微软当年收购的Hotmail是架构于FreeBSD之上,但是鲍尔默在收购后认为,微软作为一个OS厂商绝对不应该用FreeBSD,因此,微软在收购完Hotmail后,将OS迁移到了NT之上,而后果就是NT完全不足以支撑Hotmail上的庞大用户群,仅仅过了六个月时间,Hotmail又迁移回了FreeBSD。这个大规模就说明,没有实践的应用是绝对不可行的。”

  未来的云计算技术关注点

  海量数据处理——关系型数据库依然有未来

  对基础架构而言,实际上需要解决的是三件事——性能、扩展性、可靠行。

  “很难想象,能够有一个计算机能够解决任何场景下的任何问题,这是不可实现的,没有一个普适的架构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张矩说。

  海量数据几乎是当前所有需要云计算技术企业的最主要问题,比如物联网数据,正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对IT系统而言,需要将这些数据信息高速地采集回来,然后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一个海量数据则来源于SNS,也就是实时交互数据;再有就是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大量的多媒体数据,系统运行中积累的大量文档资料。

  对于非关系型数据库能否取代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张矩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基于物理分布、逻辑集中的分布式架构是底层架构,而更高层面的是虚拟化,它需要把分散在各物理上分散的这些环境下的东西资源能够更有效地聚合和调动起来,传统的计算资源如小型机具有强大的性能,就拿是单点扩容来说,在紧偶合的需求下,单点扩容一个解决方案其实和分布式的解决方案并不是矛盾的一件事。从效率、可靠性上来讲,仍然有一部分应用是需要很高性能的单结点计算能力,在数据结构理论上没有大突破之前,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任何一个技术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确带来了全新的数据处理方式,但这并不代表任何一个数据处理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Hadoop是基于Google的Mapreduce而来,而Google用它来是做搜索的,它最适用的场景就是类似搜索的batch数据很容易分割成batch批量处理。但如果是基于实时交互或者是长时间流程处理的应用,这种架构就不合适。”

  操作系统将被逐渐边缘化

  据张矩透露,友友系统的技术关注点在于底层的核心技术,只有把底层的核心技术做好了,往上面才有可能延展出来平台级的产品出来,这也是友友系统的产品理念。

  张矩认为,单机的操作系统在云计算架构里更像现在单机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云管理平台将行使类似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传统的中间件相比,中间件更多的是跟上层应用发生紧耦合,关系比较紧密,云操作系统实际上就是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可以支持不同的应用。

  “从友友系统的角度来看,关注的焦点在于,首先用高效可靠的存储技术将数据存储下来,然后是将数据管理好、处理好,能提取出知识;当企业的数据规模庞大到一定规模后,要能够非常方便、非常准确地找到数据”,张矩表示,“除了关心用户的上层应用体验,我们还强调利用技术保证底层资源、甚至平台层面的透明性。因为其实无论是应用,应用系统还是服务,用户都不希望跟底层的资源产生非常紧密的耦合;而是希望底层的架构能够提供一种良好的自动化支撑,可以随时移动、迁移应用系统。”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