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化 /Vision Solutions

虚拟技术普及 IT部门应掌握行之有效的灾备恢复技术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11-05-16 13:09:11作者:CNET科技资讯网

本文关键词: Vision Solutions | 灾备 |

实践证明,虚拟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服务器数量,从而减少冷却和电力需求,但虚拟技术也增加了单一故障点造成大范围停机事故的可能性。

作者:范嘉泰,Vision Solutions公司技术经理

据知名行业分析师和硬件、软件或连接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中国企业正在逐步接受并实施虚拟技术。部分企业选定的系统正在健康的发展态势下由物理环境转向虚拟环境,在不久的将来,虚拟技术将进一步渗透进企业服务器。市调机构Gartner预测,到2015年,虚拟技术将被全面部署于企业IT环境。目前由于企业首席信息官们(CIO)正在积极致力于降低IT总成本,促使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就对虚拟技术及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了如指掌。

随着计算技术的演进,虚拟技术很快就获得了飞快的发展。也许虚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还只是刚刚起步,但在世界其他地区,由物理向虚拟环境的过渡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通过将资源转移到虚拟平台,IT部门得以整合并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可是许多在物理世界行之有效的系统保护方法在进入虚拟世界之后开始失去用武之地,因此要为虚拟机提供有效保护,技术人员要做的不仅是备份虚拟磁盘文件那么简单,还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此外,将系统整合于统一的物理硬件增加了发生系统故障的机率。系统故障通常会造成应用故障、操作系统故障、硬件或存储故障以及机房故障。部署虚拟技术将增加故障点的数量,一旦发生物理故障会直接影响到多个系统,使安全环境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制定有效的系统可用性战略并对其进行定期测试。

从制定计划开始

制定虚拟机恢复战略应从定义虚拟机临界状态开始,可以根据两种重要指标确定临界状态:第一种指标与企业能够承受的数据损失量有关,名为恢复点目标(RPO);第二种指标则与应用恢复的速度有关,名为恢复时间目标(RTO)。这两种指标可以帮助确定停机成本,制定预算并择定能够在预算内满足要求的恢复技术。

为了定义企业的RPO,通常首先需要审查当前的备份计划,确定实际备份频率。对于系统而言,备份是一种干预式流程,因此备份间隔通常大于数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企业当前的备份RPO会占据长达数小时的系统状态和以及导致数据损失,而多数现代数据中心应用显然都无法接受这种损耗。

即使定期备份,在最需要虚拟机数据的时候,你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恢复,因此在确定公司RTO时必须将这一点考虑在内。接下来,你还要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资源和虚拟机的设置。这些都是在对用户开放应用和数据之间应该完成的重要工作。

市场上种类繁多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令你头晕目眩。找到一款拥有出色性价比且能够满足企业RPO和RTO需求的产品,这正是IT部门能够为企业所做的最好的保护工作。目前市场上共有三种主要解决方案:备份、高可用性和灾备恢复。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拥有自己的RPO和RTO优势。

高可用性

虚拟平台提供物理服务器的虚拟化工具,而虚拟恢复解决方案必须能够在服务器发生故障后为其提供持续保护并使其虚拟化。最重要的是,这种解决方案必须能够在停机时间结束后将服务器恢复为物理环境。

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并进一步扩展了虚拟化技术的功能,为虚拟环境提供多种保护和恢复选项。高可用性解决方案提供实时数据与系统状态保护,有助于降低业务持续性、灾备恢复和远程办公室恢复项目的总拥有成本。高可用性解决方案可集成于现有的服务器和存储基础设施,以提供恢复功能。

利用高可用性技术,你将无需再为恢复备份数据而等待数个小时。它能够将RTO从几小时、几天缩短为几分种甚至几秒种。此外,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不需要使用存储区域网络(SAN)基础设施,因此可将其部署为企业已经拥有的硬件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减少总拥有成本,显著提高系统恢复性能。你还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存储解决方案,而无需考虑其产品类型、制造厂商甚至基本存储技术或设置。

最后,用于保护虚拟机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还能够自动配置新的虚拟机,使其在发生故障转移时与原始资源相匹配,无需用户创建。不过,如果物理服务器未使用空间过多,也可调整新虚拟机,使其更好地满足应用的需求。发生故障转移时,可对分配给故障转移虚拟机的虚拟磁盘大小、虚拟CPU数量以及RAM数量进行调整。

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解决虚拟环境的灾备恢复问题,还可额外提供实时数据复制和应用可用性。针对数据与应用的先进保护技术有助于减少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同时提高恢复基础设施的恢复性能。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