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综合 /安全

中科院院士称中国芯片超过80%靠进口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10-08-24 17:17:56作者:金琳

本文关键词: 安全 |

  导语:中科院院士、材料学家邹世昌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语惊人。当谈及中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时,他介绍,目前,中国集成电路芯片80%依靠进口,在这方面消耗的外汇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外汇消耗大户。

  正文:“缺乏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相关产业的硬伤。中国集成电路工艺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小。要缩小差距,还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邹世昌如是说。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中国芯片业的现状究竟如何?一石激起千层浪,邹院士的一番话如同在行业内砸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网友热议:

  自主创新的路还得走多远

  一些人对80%的芯片进口数据担忧,“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芯片技术。汽车、电脑、手机、交通卡、身份证等等,如果我们的芯片大部分依赖于进口,那不是处处受制于人吗?”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芯片的成败事关国家的兴衰,应该把芯片的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专家解惑:

  芯片进口数量惊人

  对于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进口份额有80%之多的说法,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薛自教授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因为海关,各地区协会的不同,可能会不一致。

  中国集成电路每年的进出口额是一般是1200亿美金,而中国每年自行研发生产是1200亿人民币,比例大致是1/6至1/7,粗略估计自主研发的芯片大致占到15%左右。薛教授告诉商报记者:“中国自主研发的份额会大幅度增长,本土的设计公司较去年翻了一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院士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芯片进口的数量的确十分惊人。不但电脑CPU掌握在INTEL、AMD手中,连空调、DVD播放机的芯片都要依赖进口。由于芯片可以前端和后端阶段,中国在前端开发部分进步较快。李院士告诉记者,芯片产业链很长,从设计,制造,封装到开发工具都有涉及。中国仅仅占了芯片领域很小的一部分。不过,李三立院士也介绍道,中国芯片业与世界差距在很快的缩小。中国芯片行业人才基数很大。这个行业就像个金字塔,只有基础打得好,金字塔才能堆得高。

  业内观点:

  80%的数字过于保守

  集成电路听上去高深不已,其实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包括手机、计算机等各类电子产品消耗量极大,集成电路便是这些电子产品的“心脏”。专家表示,目前应用广泛的手机、计算机、MP3等看似“国货”,其核心技术却仍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我国仅仅进行组装而已。核心技术仍然受限于人。

  中芯国际相关负责人林先生告诉商报记者,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阶段,相应地,企业也大致分为设计企业、IC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中芯国际处于产业链的中游。所谓的上游就是IC设计企业,他们将系统、逻辑与性能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物理版图。处于中游的企业做的是晶圆代工,承接这些IC设计,制作成芯片。继而转交给产业链的下游企业,进行封装测试,组装芯片制作成产品。林先生认为,国内大量依赖进口集成电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高端的IC设计上的滞后。“台湾的联发科技是一家全球IC设计领导厂商,它一年的利润相当于国内几百家同业企业年利润的总和。当然这也表明国内在前端设计的人力资源发挥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林先生表示。

  80%依赖进口?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孵化基地企业引进部副部长袁庆认为邹院士给出的数据相当保守,他估计集成电路芯片的进口额最高可能达到90%。“上海的集成电路芯片占全国70%以上的生产能力。”同时袁部长也表示:“集成电路的现状还是以代加工,组装为主。集成电路芯片虽然也有小部分出口,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代工然后返销的过程。”我国虽有自主研发,但仅是低端的芯片,例如,身份证里面的芯片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但是这项技术也是向比利时学习后,改良后的产物。目前,一些最先进的设计还是由国外大公司所独揽。“组装的确可以产生价值,但是利润相当微薄。尽管我国已处于信息化的中等水平,但不占领‘心脏’”高地,信息产业难以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谈及上海集成电路发展的未来趋势时,袁庆表示:“我们也在发展自主研发,但是我们在集成电路上起步比较晚。上海集成电路芯片需要一步一步踏实向前走。”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