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12月28日 评论文章(文/阡陌客)自从2010年末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天河一号”凭借2.7Pflops(2.7千万亿次)的浮点性能冲上国际高性能计算排行Top500榜首以来,中国在全球HPC领域一时间成为了焦点。“第一名”、“首个采用国产处理器冲上Top500前十名”、“CPU+GPU异构”等多个名词充斥在媒体的报道中。然而很快就有声音对国内HPC的发展产生了疑问:中国现在真的需要这么快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么?
这一发问出于中国的经济比重,绝大部分Made in China的工业产品均是走加工代产以及低技术含量制造的路线,真正能有多少制造业产品和设计需要HPC的辅助,又有多少HPC在市场中产生实际效益?面对这样的质疑,笔者也询问过包括上海超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均表示,目前超算系统总能在装备不久之后就被应用需求占满负载——这体现了国内经济转型的一个侧面:对HPC需求的增长体现为对设计的精密度和原有成本的缩减(仿真等)。
而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外资力量和西方先进技术引入的前提下,也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例如一汽集团等大型汽车制造集团开始用超算系统模拟汽车的碰撞试验;而中石油等能源企业在油藏勘探等方面也早已经尝到了超算系统带来的甜头——原本的油藏勘探所需要分析地震波的时间也大大缩减了。
当然,以上需求是从市场角度出发,如果从战略角度出发,那么高性能计算的战略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也因此,国家才会在天津、深圳和山东建设三套超千万亿次的计算系统。
2011年日本的“京”超级计算系统在6月份的top500榜单中就以8.16PFlops的运算性能夺得第一,而10月底的榜单中“京”继续扩建达到了10PFlops的超强性能。这打破了由“天河一号”创造的性能纪录,也夺取了第一名的宝座。
就在媒体大失所望的时候,全国产自主研发的“神威蓝光”超算系统一鸣惊人的发布,其亮点并不是性能如何高超,而是全自主的处理器核心“神威SW1600”处理器。与“京”一样,神威蓝光并没有采用目前通行的“CPU+GPU”的异构方式(为冲击性能嘛,可以理解),而是全部采用了CPU做计算。从应用角度来讲,CPU要比GPU容易编程的多,这也是国内超算系统走向成熟的又一表现。
笔者相信,未来国内HPC领域一定会在现有“龙芯”、“飞腾”和“神威”三大国产处理器核心中另有发展。而随着未来众核MIC架构的引入,超算系统将很轻易的达到千万亿次,国内HPC在应用扩展的前提下,不再以性能为先,其发展脚步和方向也开始走向成熟。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