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综合 /

老外上门送项目找中国钱 项目后创新完成最有风险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13-04-28 15:43:11作者:刘克丽来源:ZDNet视点

本文关键词:

&nsp; &nsp; &nsp;在昨天,至顶网的《绝对热点》主持人张晓楠让我作为嘉宾,做了一期关于6个城市科技园区接待创新项目国外考察团的节目,她问了我很多问题,我认为项目后创新是最大的风险,什么是项目后创新呢?我们的对话如下:

&nsp;

&nsp;&nsp;&nsp; 主持人:上周有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有这样一个考察团,他们有一半的成员是白种人,他们不会讲中文,他们自己的16个创新项目来中国寻求投资和市场机会,这个考察团在十天内前往杭州、宁波、桐乡、西安、淄博、北京6个城市的科技园区进行路演,目标是寻求资金和落户中国的机会。而CNET科技资讯网和ZDNet至顶网对这一路演进行了全程的跟踪和报道。

&nsp;

&nsp;&nsp;&nsp; 主持人问:过去我们熟悉的是国内企业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这样的投资是走出去的投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项目组团来中国,主动寻找投资机会,是送上门的投资。你认为这样的一种转变说明什么?

&nsp;&nsp;&nsp; 我答,说明是5年河东5年河西的6个改变:

1、&nsp;大约在5年前中国企业要上市、到美国吸金还找会英文的CEO去路演,现在该找会中文的CEO来中国路演的改变;

2、&nsp;当初中国企业到美国去找风投筹资金,改变成如今美国企业到中国筹资金、寻合作;

3、&nsp;从方式上中国人出去找资金、改变成找上门找项目;

4、&nsp;从品种上传统小商品产品输出变成资本控制的创新型技术项目的输出;

5、&nsp;我看了下项目明细,总共一期投入需要2000万美元,从大饼变成了月饼;

6、&nsp;中国经济起飞从劳务输出、资源输出的出口外销的一级火箭,改变成资本输出和内需第二级火箭;

&nsp;

&nsp;&nsp;&nsp; 主持人问:你认为吸引海外项目的原因是什么?

&nsp;&nsp;&nsp; 我答,有4大原因:

1、&nsp;民间资源、资金、国家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

2、&nsp;科技园区政策

3、&nsp;中国市场;

4、&nsp;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 ,今年一季GDP度在去年7.5万亿美元的大盘子上还有7.7%的增长。

&nsp;

&nsp;&nsp;&nsp; 主持人问:引进海外项目对国内的创新项目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nsp;&nsp;&nsp; 我答:

1、&nsp;是利大于弊;

2、&nsp;因为可以在竞争中激活中国创新,例如,在过去20年中,我们的电视产业、白电产业、电脑产业都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开放市场上,与强手竞争,成了世界第一,又如,在当今的汽车领域,国产汽车就是在强大的美、日、德汽车创新中正在被激发,这次车展就可以看到。

&nsp;

&nsp;&nsp;&nsp; 主持人问:我们发现这次考察团希望吸引的投资人是各地科技园区,为什么科技园区会成为海外项目寻找投资的目标?

&nsp;&nsp;&nsp; 我答,有4大原因:

1、在中国的官方政府方面没有风险投资相关的开放;

1、&nsp;科技园区实际上是空巢,需要有项目进入;

2、&nsp;科技园区有很多税、法规上的有利政策;

3、&nsp;科技园区有企业进入圈地,房地产运作,使科技园区资金充足;

&nsp;

&nsp;&nsp;&nsp; 主持人问: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海外投资成功和失败的例子都很多,具体到投资海外的创新项目,其机会和风险在何处?

&nsp;&nsp;&nsp; 我答:有5大风险

1、当然项目有风险,只有不动产才会减少风险;

2、首先这些项目只是产品上的创新,并没有管理上的创新保证;

3、创新项目之后呢?是批量生产、是销售、是渠道、是市场宣传,都应该包括在项目之中;

4、时间上最大的风险,现在市场节奏很快,如果一个项目3年不出市场结果就虾米了,所以合同上应签时间表;

5、项目后创新环节是否能保证我们的前期投放,最大的风险;

&nsp;

&nsp;&nsp;&nsp; 主持人:试图走出国门寻找海外项目的中国政府、企业应当如何规避“各国地方保护”带来的投资风险?

&nsp;&nsp;&nsp; 我答,不可能:

1、&nsp;只要经济开放的国家、只要是加入WTO的国家,的国家保护是要遵守有关法规定,不可能嘴上喊开放,欢迎国外注资,行动上有矛盾的保护行动;

2、&nsp;回想起30多年前,我们国家刚开放时,我们也以为自己国家的企业、产品都完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就拿我们IT产品来说,当时世界50强齐拥入中国,我们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利用他们的技术、人才、管理造就了联想、华为…等世界一流企业我们的手机产品、电脑产品、互联网用户都成为了世界第一,今后的汽车产业也会是这样。

&nsp;

&nsp;&nsp;&nsp; 主持人问:除了求投资的“送上门”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会形成海外的“送上门”?

&nsp;&nsp;&nsp; 我答:应该说我还怕把什么送上门儿,应该把什么送到他国的门儿:

1、 最重要的是市场,这些项目的目标都是中国市场,如果让他们把美国市场、渠道送上门这很不易;

2、&nsp;把绿色、把节能、先进的管理技术送上门,看我们受不受。

3、&nsp;我最希望的是另把污染送上门,用了我们的资本、让我们担了一堆风险,给我们造了一堆垃圾;

4、&nsp;还有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互联网服务模式应该给他国送上门,例如我的无线应用小软件、微信等服务。

&nsp;

&nsp;&nsp;&nsp; 16个项目明细表

&nsp;

1&nsp;“凌指”三维人机交互系统 寻找更多政府资金,VC也可以,但更偏向于前者。

2&nsp;面向老年人生活人性化关怀系统&nsp;&nsp; 进入中国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补强中国团队。

3&nsp;空间教育平民化 与中国教育部门进行相关沟通合作

4&nsp;高科技研究 希望与中国顶尖十所大学合作,寻找75万人民币资本输入,加速企业成长;每年期望发展500个伙伴,提交2000份工作计划书,期望75万投资变成500万美元资产。

5&nsp;RFID电子看护 和当地疗养院系统建立相关合作连接,寻找政府资助,想在中国建立办公室。

6&nsp;软件搜索技术 从中国内地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在中国内陆做连锁店;寻求50万美元投资。

7&nsp;网易2.0搜索引擎&nsp;寻找100万美元A轮融资,将在中国雇佣20个数据库支持人员,在美国雇佣10位工程师。

8&nsp;跨界合作平台云端服务系统 希望落地中国,寻找到最合适的办公室,成立中国团队,寻找合作伙伴。

9&nsp;消费者智能产品和软件 希望寻找客户市场,建立客户群体,在中国寻找设备加工厂伙伴,并进行技术授权,以及寻找投资。

10 MEK激酶抑制剂&nsp;寻找1500万美元融资,需要临床试验合作者。

11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产业提供产品引擎 产品研发,进行贴牌生产和建立分销渠道。

12 潞翔能源吸附式天然气储运技术&nsp;&nsp; 寻找天然气运输领域合作者;双燃料汽车制造商;有深厚能源领域资源的投资机构。

13 清洁能源,环保,节能减排 上下游链完善,包括金属回收、最终产品生成等;需要320万美元政府资金支持。

14 新型纳米半导体材料&nsp;寻求16万美金投资,寻找高端材料加工生产者。

15 太阳能电池增效技术&nsp;寻找太阳能板生产商,希望在中国实现企业产业化。

16 风力发电机 解决中国能源市场需求,对接当地风车制造商进行风车生产,并可出口到其他国家,同时寻找相关建设资金。

&nsp;

&nsp;

项目分析:

从上述明细可以看出,有8项直接相关IT业,占总项目的50%有4项关乎能源技术,占25%,其余都离不开用IT技术辅助实现。

&nsp;

16个项目创新担保单位:

&nsp;

中关村瀚海硅谷科技园成立于2012年6月,由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和中国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共建,是中国首家到美国硅谷投资置业的高科技园区。

&nsp;

全球10国家外汇储备明细(来自百度)

&nsp;

世界全球(所有国家的总和) 7,471,093 --

1&nsp;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包括香港及澳门)&nsp;3,197,500 Jun 2011

2&nsp;日本&nsp;&nsp; 1,101,000 Nov 2010

-&nsp;欧元区

(欧盟所有应用欧元之国家,包括欧洲中央银行) 925,484 2012年1月

3&nsp;俄罗斯 484,600 Nov 2010

4&nsp;中华民国(台湾) 399,541 Apr 2011 [1]

5&nsp;印度&nsp;&nsp; 294,000 Nov 2010

6&nsp;韩国&nsp;&nsp; 290,200 Nov 2010

7&nsp;巴西&nsp;&nsp; 284,900 Oct 2010

8&nsp;瑞士&nsp;&nsp; 266,400 Oct 2010

9&nsp;香港&nsp;&nsp; 273,200 Jan 2011

10 新加坡 221,400 Oct 2010

&nsp;

外汇储备数字解读:

大中华地区外汇储备总共为3.85万亿,这是一个什么数字?是占全球外汇储备7.4万亿美元的一半以上。但我们国家人口却只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人均外汇储备高于全球人均外汇储备一倍。

而我们人均GDP、人均收入却没有相应的排序,不得不说是国富民穷。

结论:老百姓工资还应该涨!

&nsp;

&nsp;

&nsp;

原文来自探客网:http://wo.zdnet.com.cn/space-260641-do-log-id-42152.html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热点新闻排行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