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新浪微博新版微群开始内测,新版微群在设计,功能项、页面布局等多方面较之旧版均有较大改进。显示出新浪内部可能对微群投入了更大的资源。也表明新浪微博在自媒体属性向社交属性转变的努力。
微群初体验
“微群”取义“微博的群组”。它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们,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进行参与和交流。目前已有搜狐微博、新浪微博、开通了该功能,腾讯微博据传也正密谋筹划中。
新浪微群此次内测版本,从笔者的体验来看,在功能项配置、易用性等方面比之前的版本提升非常明显。但比之Facebook Groups、豆瓣小组、甚至人人小组这样的sns类网站小组的配置在定位和功能逻辑上不够清晰,稍显凌乱。
几点印象。
1、新版微群的内测界面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文案也比之其他微博应用的推广下了更多功夫。
呵呵,这个蛮帅的。
“我正在玩 #新版新浪微群#!话题讨论很便捷,文件共享很给力,回复上顶很新鲜,还有在线聊天室功能。我的粉丝们,来微群里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我。传送门已开(此门很调皮,申请看人品)猛击这里:http://t.cn/he7Lzr”
这条微博是成功进入新版微群之后系统自动发布的。作为申请入口的同时,也是推广,刺激外围用户。当@曹国伟 @徐小平 这样的大佬进入了新版微群,发布这一信息,收润物无声之效。
新版微群的推广依然采用邀请的方式,特别的是,此次是从高等级用户开始,自上而下开放,显示微群的推广和运营更加重视微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2、第二印象,
新版的微群首页布局有了较大变化,很好利用web端的特点,信息量大了数倍不止。
从之前的两栏变成了三栏。最左侧列出了最近更新的微群列表以及导航。
中部则出现了大大的“发言”窗口。发言做了“发言”、“微盘”、“话题”的简单分类。
所有的群内发言的评论,默认是展开的。可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交流吧。但也存在了干扰阅读和信息泛滥的问题。
3、此次内测中出现的在线聊天室,是一大亮点。聊天室作为互联网早期产品,后来由于监管压力被撤下,现在想不到竟然在微群里“复辟”了。测试的聊天室功能较为简单,并不论微群数的多少,统一限制为50人,在聊天室界面没有提供早期聊天室私聊等功能。但聊天室显然已经在吞噬qq群的用户了。遗憾的是用户太过于松散,没有人际关系在里面,仅仅依靠兴趣为基础,黏性不强。
4、这一点应该是作为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内微群服务于自己的微博主站,较少针对群组优化。微群发言仅仅是按发布时间排序,每个人的发言展示机会一样,但使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得到更重要的位置展示。
如果再有某些成员热衷表达,造成刷屏,对用户是很糟糕的体验。在这一点上,传统论坛一般采用用户自己顶贴的方式,或者采用管理员置顶等内容建设手段,但这在微博目前的架构上成本实在太高。
至于解决方法,很高兴在昨天见到了。新浪微博在其weibo.com域名下对微博进行了分类和推荐,不仅可以按转分组、时间显示,还可以以兴趣显示,这个对微博以后的发展太重要了。当你关注超过200人的时候就有很大的信息压力。用内容推荐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需要努力的是改进算法,动态优化结果。待时机成熟,把这个功能迁移到微群来。再优化信息传播架构。可以解决内容建设的大难题。
几点对比
微群vsFacebook Groups
微群vs豆瓣小组
微群vsqq群
微群vs
Facebook Groups的出生是为解决群组间的社交分享问题。有点像大学里搞一搞联谊宿舍和联谊班级之类。群组产品负责人贾斯汀·沙弗介绍,每一个群组可由群组成员控制。群组功能包括聊天、文档编辑以及其他应用程序功能。沙弗表示,群组还将添加Graph API功能,允许用户开发相关应用程序。
但Facebook Groups作为一项功能系统,显然是以用户关系为基础,并且仅作为主站的一项功能而已。
但新浪微博则不同,作为一个社会化媒体工具,没有强社会关系作为基础,微群想要黏合各式各样的人,难度很大。从挖掘社会关系入手,把微群定位为一个与微博主站并列的系统,重点运营同学录、校友群、老乡会、行业交流之类的微群,同时以新浪的媒体优势,开发政府群,行政属性的群,公司营销群。然后以微群内形成的关系基础去反哺微博。这样,才是微博走向facebook之路的较好选择吧。
豆瓣小组的红火,大致在08、09年,因为有“书”“影”“音”这三类话题持久的粘连,使得以兴趣为基础的豆瓣小组成野火燎原之势,但彼时豆瓣面临监管压力,并考虑盈利问题,还是给自家叫好不叫座的小组产品泼了冷水。但豆瓣小组依然有许多地方可供学习。简单的设计,“公开”“半公开”“私密”“雪藏”小组的分类就很有创见的减轻了监管压力。再一就是豆瓣小组的ugc特性明显,用户参与度强,内容建设者省力不算少,这也是架构的好,关系逻辑清晰的缘故。
微群和qq群就不详叙了。显然,他们不是一类产品。但可借鉴qq群的一些优点。照抄模仿是死路。颠覆qq的永远不是另外的im,颠覆qq群的也不会是类qq群。
同时,qq与qq群的关系不是微博与微群应有的关系,facebook与Facebook Groups的关系也不是微博与微群应有的关系。微博与微群的关系需要新浪人自己去摸索啦。
几点建议
1、突破微群发言140字限制,但不是成为论坛。可以考虑呈现出140字,但点击或者触发自动打开其他内容等等方式。
2、优化微群架构,他不属于微博,要有自己的特性,这个特性应更多融入社会化关系的内容。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去会去找志同道合者,但用户连接的节点越多,其处理信息的成本越高。这个时候信息过滤就重要起来,尽快配置给微群以内容推荐功能。早期可以积累数据,优化算法。信息传递的目的是把合适的东西给合适的人。微群堪当此重任。
4、拯救草根用户。你可以想象99%的用户永远评论其他1%的用户,做单向输出信息,不获得反馈,没有互动的样子么?1个月可以,3个月可以。1年呢?2年呢?你得给普通用户说话和交流获得认同的机会。如果说微博难当此任,那微群初期,应首先考虑这个任务了。当然,这也跟挖掘用户关系有莫大关系。
5、更加重视微群内容建设。强调信息质量而不是人。呵呵,知乎?你们也可以颠覆知乎的。这个和拯救草根用户也息息相关。
6、建设全新的个人级别评价系统。不仅仅是微群的,也要有针对群内个人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要跟微博用户的评价体系有所区别。也不能是加v不加v那样的“一人为本”。微群还是要建立以内容以关系为主的原则。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