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综合 /IT娱乐周刊

IT娱乐周刊:提笔忘字时代,悲也?幸也?

ZDNetnews 更新时间:2011-08-10 17:50:54来源:CNET科技资讯网

本文关键词: IT娱乐周刊 |

IT娱乐周刊:提笔忘字时代,悲也?幸也?

提笔忘字时代,悲也?幸也?

古代文人有三宝:画兰花、吟酸诗、领着书童赴京赶考。IT白领有三宝:挎LV包包、拿手机发微博、拎着电脑满世界疯跑。当下的我们很潇洒,但却很多字都不会写了……悲也?幸也?

4

2011.08.10

转发至:

  • 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

评论

拷问当下:我们得了便宜还卖乖?

此时此刻,我正在北京飞往上海的班机上,用熟练的指法敲击着电脑键盘,指尖在排列错落有序的键盘上面飞舞,一行行汉字快速地出现在电脑的屏幕上。

通过键盘输入汉字、完成一篇文章,这依赖于技术,但它不是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影响、侵袭了人类几十年。

曾经的曾经,打字还是需要专门学的。而如今的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用键盘打字简直不值一提。这个,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把键盘输入作为重要的让社会认知的途径。而当年,只要你有一手好字,娟秀的小楷,潇洒的行书,狂傲的草书,都是你的一张名片。

当年的我们,在小楷本、大字本等上面都狂练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和其他大家的毛笔书法,家长对我们的期望更高,不求写出什么行当,毛笔字练到可以每年过年写春联等等吧。

现实中,带有键盘的设备太多了,手机、电脑等等,即便现在有些触摸屏设备没有了物理键盘,但是它有软键盘,当年盛极一时的语音输入并未成为主流,而手写输入受到识别率和操作习惯等方面的限制,也并未成为众多人的最爱。键盘输入,仍然是人们熟悉而广泛应用的方式。

提起键盘输入,曾经流行的两个词是盲打和指法,就是不用看键盘而能够轻松地输入。亲爱的朋友,一个键盘有多少键?没有固定答案,100个左右吧,因为曾经出现过83个、101个、107个等等多种版本,要记住不同键的对应的不同字符、功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不容易,我们学会了打字,而且后来熟能生巧,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快得有些机械、有些麻木。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键盘输入而忽略了笔,这个久违的家伙。更可怕的是,当偶尔有机会使用笔去写字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提笔忘字。是我们脑部衰老,还是长期使用键盘输入而导致的机能退化?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键盘输入的横行,也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没有个性。我们很难轻易从方块、标准化的文字中读出一个人的性格,而当年的手写字则易如反掌。

我忽然有一个念头闪过。多久没有用笔写过一封信?1年,2年,抑或是10年。我数不上来有多久,不过还算说得过去的是:我前两周,去敦煌出差之余,去了莫高窟游玩,门票恰好是一张明信片,我和同行的朋友几乎同时蹦出一个想法,手写寄给谁。我寄给了远在家乡的父亲,那位朋友也同样寄给了父母。

在这里问一下列位,现在已经是8月份了,大家今年有否给家人写过一封信?不管有或者没有,我都建议自己和大家一起在中秋节期间给家人写一封信。或许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疏远家人太久了,即便是父母在身边,那是否可以写个小纸条表达一下自己的问候、关切之意?

似乎手写是一种让人追忆的事情。开始回忆,说明人年纪渐长?写几个字,其实并不难。我相信敦煌之后,我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对那次手写明信片的美好回忆,尽管上面只是写了惯常的一句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有得到就有失去。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文/老凉)【详细】

凄凉现实:提笔忘字是一种悲哀

曾几何时,提笔忘字已经成为许多网民们经常遭遇的尴尬一幕!无论你有多高学历、是否从事文字工作,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得不说,提笔忘字是一种悲哀!

在电脑、手机出现之前,我们的写作由一支笔一张纸来完成。笔者记得高中时期,虽然有电脑,但还不普及,我们的课堂笔记、日志、作文都在本本上,到了大学时期,我们的毕业论文、学科重点笔记也在本本上,不过是另外一种本本——笔记本电脑。

有人说电脑的出现是一个世纪的革命,确实,也快革了文字的命!许多人忘记了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忘记了文字如何写!还有那些正在学字的小朋友们,在电脑的依赖下,对于是否会写文字,似乎也觉得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书写的民族。3000多年前,华夏先民在龟甲、兽骨上刻下了最初的文字,正是这些文字记录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历程。

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600年,这令中华大地最先沐浴到文明之光。几千年来,人们曾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青铜、石料、竹木、砖瓦、缣帛,几乎在所有能够用来镌刻、书写文字的材料上,都曾记录我们的祖先对于传承历史的渴望。其后发明的造纸术,使书籍有了新的书写材质;初唐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14世纪前半叶发明的套版印刷术,使书籍生产方式不断有新的突破。

文字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我们不能忘掉珍贵的历史!

实际上,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也同样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更为严重。美国一家调查公司在“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的专题调查中证实,在受访的700名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中,64%的孩子承认会把短信中特有的缩略语、表情符号带入到正式书写中。在另一项调查中,美国调查机构人员惊奇地发现,150万高中生上交的作文绝大多数是打印出来的,手写作文只占一小部分。

类似的情况在俄罗斯也相当严重。“正确拼写”不仅对一些中学生来说是“不必完成,同时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而且即便是对那些受过良好文字训练、曾经深谙拼写法的成年人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网络时代制造的“书写困难”最让英国人心疼。据说,由于无法在考试答卷上用标准的英文字体书写答案,越来越多的英国中小学生在参加毕业考试时,需要花钱请抄写员来帮忙将自己的考卷誊清。

世界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书写对人类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印记,在电脑上敲字,则无法形成这种印记,会难以辨识抽象意义,从而造成忘字和错拼现象。

所以,尽管你有N台数码设备,尽管你无须查阅字典就能“拼”出不会写的字,也请每日抽出尽可能的时间,提笔写字!结束电脑对人类拼写能力的负面影响!(文/张丹) 【详细】

一起问责:数码侵袭让我们退化

不久前,因为什么事情要填表,在家庭成员一栏里,我写上了老公的名字,后面紧跟着一格要填写关系,我想写“丈夫”,但那会就是想不起“丈”怎么写,最后无奈,掏出手机,用拼音输入法敲出来,哦,原来就这么简单。

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键盘敲字,就越来越少写字,写的时候,才越来越容易提笔忘字,明明很熟悉的字,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是键盘坑了我们?

二十多岁的年龄,不原意,也不应当承认,是因为我们老了,所以提笔忘字,可是把这个错一味推给数码产品,数码产品会觉得冤得很。

二三十岁的人,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是看着互联网长大的,看着互联网长大的过程,就是我们被键盘侵蚀的过程,我们越来越离不开键盘,而键盘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想到一句话,或是某个字,我们就会想到这个字的拼音怎么拼,怎么能把这个字打出来,所谓我们的思维方式变成了拼音。而且越来越只能的输入法,还能帮我们想更多,能联想到别的词汇,更能帮我们纠正错别字,所以我们越来越淡化了对一些字的印象,尤其是笔画等细节问题。

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来说,打字比写字速度上要快的多。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抱怨父母,给我起的名字笔画数太多,尤其是上学那会,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开始答题了,我还在写名字。但是这种困惑现在就没有了,因为我用拼音输入法,只要打三个字母,就能搞定。

键盘,数码产品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文字输出习惯,或许,这正是数码的侵袭,让我们退化的一种表现。(文/孙封蕾)【详细】

少见多怪:提笔忘字何所惧

对于提笔忘字这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需大惊小怪。别说是现在,就是以前我们天天拿笔写字的时候,提笔忘字之事也常有发生。

汉字是我们天天都在听、都在说、都在读、都在写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真正用纸笔书写的机会显得有些少了,时不时会有想不起来一个字该怎么写的时候;时不时会有碰到一个字认不出来、拼不出来、打不出来的时候;时不时会有自觉字写得太难看,拿不出手的时候。

曾几何时,我们还是用纸笔写信交流,而现在我们打电话、连视频、写邮件、发短信、玩微博等各种沟通方式大都是通过电子形式来进行的。汉字书写的本质没有变,只是形式有了不同,从纸上到了网上、电脑上、手机上等等。

有人说都是电脑、笔记本、手机等各种数码电子产品的侵袭让我们退化得连字都不会写了,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免有些片面和夸大。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生活和工作上诸多便利的同时,可能会让我们渐渐淡忘和疏失了之前一些最原始最基础的东西,但不能把这就归结为提笔忘字的“罪魁祸首”,说来说去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身。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数码电子产品和传统的汉字书写这两方面,我们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不可能脱离现实,抵御各种数码产品和新技术,回归单纯的笔纸时代,另一方面又要保留传统,传承文化,汉字书写决不可荒废遗忘。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好平衡点,掌握一个“度”。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当下流行的各种电子产品,现在电子版的纸笔书写、手指书写已经完全可以流畅的实现,像电子书、触摸屏手机,触摸屏笔记本、触摸屏平板电脑等等这些常用的数码电子设备,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方便的功能就是手写,平时用这些电子产品发短信、玩微博、发邮件、记笔记时多用用手写输入,何乐不为呢。

此外,五笔(笔画)和拼音是我们最常用的两大类输入法,平时不防多试试两种输入方式混合着来用,五笔、笔画帮你时时温习汉字的构造写法,拼音帮你记住汉字的发音,二者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而书法,可以说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使汉字成为一件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闲暇之余,关上电脑、合上手机,静下心来,走进笔墨纸砚的世界,或描摹、或临写、或背临、或创作,品味一下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益健康还可陶冶情操。如果你嫌写毛笔字太麻烦,一纸一笔的硬笔书法也有同样的功效,如果你实在没这“雅兴”,不防也回归一下“原始”,平时有意识的多用纸笔写写,也是另一翻意境。 (文/孙莹)【详细】

影响职涯:技术上能够根除忘字?

今年初,我参加了MBA的笔试,笔试的结果并不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提笔忘字则是其中之一,在作文题上表现的尤其突出,一个个的大字写不出来让我既好笑又无奈。

电子设备的发展要求有优秀的输入法,近几年,随着以搜索引擎为核心拼音输入法的出现,在电脑上输入越来越简单,重码被智能化的降低,全民拼音正在出现。

有利必有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输入法,而手写则越来越少,以至于出现了提笔忘字的局面。

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抛弃数码电子设备显然不可能,可以预见,未来,数码电子设备将进一步占据我们的生活空间,但如果我们在输入法上动些脑筋,似乎能够帮助我们改善提笔忘字的出现频率。

手写目前在各类移动和非移动电子设备上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这主要原因还是屏幕问题,不论是电容屏、电阻屏,在手写体验上,都无法达到在纸上书写的感觉。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出现一种新的屏幕。这种新的屏幕需要有一定的阻力,能够让书写体验符合纸张上的体验,同时,还需要屏幕能够继承我们现有电子设备屏幕色彩亮丽的特点。 除了屏幕之外,手写板似乎也是一种出路,目前手写板的瓶颈在于输入速度以及输入体验,在体验上,需要上文提到的类纸类体验,而输入速度方面,对输入识别的准确程度以及连笔多字的识别是关键,如果能够联系的手写输入,那么手写板必然将取代拼音输入法。

不过我们应当看到,提笔忘字的趋势仍然会持续下去,未来人类的发展,将会导致手写的频率逐渐降低,我们不妨设想在遥远的未来,人类通过思维来直接沟通,写字将成为生活非必需的组成部分,在那个时代,提笔忘字将成为正常。(文/李钧)【详细】

从娃娃抓起:让孩子远离数码毒害

前几天带着6岁的女儿去朋友家玩,正赶上朋友的孩子在写毛笔字,我家女儿一见,兴奋异常。两个孩子煞有介事的写了一个钟头,弄得满身、满脸的墨迹,字也没看出写了几个。

我和另一个孩儿他妈却特别激动,因为这让我俩想起了小时候上大字课的情景。那时候每个星期都有大字课,自己带着塑料瓶的墨汁(似乎叫“一得阁”?)去学校,再准备一个墨盒,盒里放上一小块棉花。小孩子因为淘气,每次上课都会把墨汁弄得到处都是,于是教师里就会飘着浓浓的墨汁独有的那种臭味。

那时候临摹的经常是柳公权的字帖,我的学校很小,但是依然有一个专门教大字的老师,老师会用毛笔去蘸红色的钢笔专用墨水,哪个学生写的字好看,老师就会给圈上一个红圈,红圈越多,说明字写得越好。

我这个年龄的人,小学时候都上过正儿八经的大字课,不光是大字课,我记得我们学校还有钢笔字课。现在的学校呢,已经没有人再重视这门课了。要不就是课没有了,转到兴趣班或者校外;要不就是瞎对付对付,学校现在还有几个会写毛笔字的老师啊?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的误区。现在的孩子,没上学就开始学拼音、算数、英语,因为考试、升学的压力大啊。当然现在家长、老师也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钢琴、国际象棋、舞蹈,这些课程很火爆,甚至击剑、马术也有很多孩子在学。但是学写毛笔字的孩子还多吗?重视孩子书写习惯的家长多吗?真不多。

孩子们不重视写字,还是因为家长、老师、社会没有去引导。大人们自己天天抱着电脑、iPad、手机,在那儿摁啊摁,开心的聊天、发微博,孩子们会去效仿,也会理所应当的认为:会用数码产品就行了,写字有啥用?

不过我认为,孩子们学写字、写好字和数码产品之间,没有绝对和必然的联系。不能说因为数码产品的“毒害”,孩子们就不重视写字了,就算所有数码产品都销声匿迹,孩子们依然会被急功近利的各类学习动机所影响,写字还得靠边站。

都说汉字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汉字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字。我举一个网上看来的小例子吧:“儒字,从人从需,讲的是人的需要,需要什么?一需食物,二需教育。食物从母乳起,教育从孺子起,所以,儒字由人和需组成,与‘乳’同音。”

看了这个例子不禁感慨:汉字不仅是方块字,它还有情有义,有血有肉。这么优秀的文化如果不传承,真是愧对我们的祖先。(文/张晓楠)【详细】

【延伸阅读】平板电脑:洪水猛兽 or 幼教好伙伴?

往期精彩回顾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62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2134

    

好看好玩

用户评论

用户评论

  • 用户名
  • 评论内容
CNET Networks
Copyright ?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京ICP证150369648号 京ICP备1503964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