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晨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若杨元庆读过《双城记》的开头,想必现在会有类似感慨。
因为联想集团正处于这种尴尬的时代。昨日该集团公布的战略重组计划,从隐含目标来看至少是一场“三重奏”表演:一是危机时期的策略应对;二是联想并购IBM之后整合的收官手段;三是联想国际化路径的调整。
第一重奏非常明显,没有人敢漠视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压力。随着消费信心与需求的下降,PC业已被进一步推向利润空间狭小的产业末端,经济危机则强化了这一趋势。
这无疑是联想的失望之冬:利润大幅下滑,同时联想人的腰包也将瘪掉,裁员11%,大降高管薪酬,均属无奈的过冬策。
第二重奏与第一重奏共鸣,但有韵律变化。重组核心是亚太区吸纳大中华区,但因后者地位独特反成主导。随着亚太区“海外帮”离去,这一区域将受本土文化掌控。
这将消除杨元庆的心头之患。并购IBM PC后,为利于整合,联想不惜血本保留了原IBM团队的完整,之后又高薪挖来一帮戴尔高管。但因语言、文化差异,这支“多国部队”一直存在矛盾。
难怪杨元庆曾公开表示,联想整合已进入最难的第三阶段,即文化整合。这是联想保持稳定的基础。陈绍鹏走向前台,标志着本土文化将成为联想整合收官战的主旋律。
第三重奏则是第一、二重奏的话外音。并购IBM PC后,联想迅速挖角戴尔、惠普,充实海外,而杨元庆则将家搬到美国,苦学英语,给外界留下一种国际化印象。随着印度、墨西哥生产基地落定,它似乎成了典型的国际化企业。
但这种形式上的激进布局掩盖不住北美、欧洲主流市场的销售不力。Thinkpad标志下联想自有品牌反有弱化迹象。尽管奥运营销以及NBA、F1两条体育营销路线的细化提升了品牌想象,但经济危机之下,这一努力还没真正产生成效。
由本土主导亚太,有些回归中国本位的意思。由于业绩辉煌,加上创立了双营销模式并被输往海外成为营销模版,陈绍鹏已被树立为联想国际化的标兵,前不久他还被派往哈佛进修。由他主导占据60%营收的新亚太区,无疑能激活关键区域,带动联想的全球营销,重塑其国际化路径。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