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京“下课”了。
昨日,中芯国际这家由张汝京一手创办起来的内地最大芯片厂商宣布,张汝京本人由于个人理由卸任集团总裁和CEO职位。虽然中芯国际方面对于张汝京离职原因缄口不提,但昨日晚间,中芯国际突然宣布,已经与台积电就“天价”窃取商业机密案达成和解协议。
这一戏剧性的转折很难不引人联想,难道芯片界一代传奇人物的隐退正是为了以“断臂”之举来化解两大芯片巨头之间的积怨?
闪电离职
中芯国际在提交给香港证交所的声明中写道:“董事会宣布,张汝京将不再按照上市规则担任公司代表,王宁国接替其职务,决议即刻生效。”此时,张汝京执掌中芯国际帅印已达9年。
张汝京黯然离职正值公司处于内外交困之时。中芯国际自2007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已连续10个季度出现亏损。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上周,美国阿拉米达郡高等法院裁定中芯国际窃取台积电商业机密,虽然台积电并未提出具体索赔额,但专家当时认为中芯国际面临10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未想,张汝京前脚刚离开,便传来中芯国际与老对手台积电和解的消息。
根据和解协议,中芯国际将分期4年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现金作为和解费用,同时向台积电发行新股及授予认股权证,交易完成后台积电将持有中芯国际10%股份。
据悉,双方将解除所有已经或者可能提交的诉讼指控,而台积电方面同意不在中芯国际董事会派驻董事,不参与中芯国际日常运营。
中芯国际自从成立以来便与台积电恩怨不断,先是就其创始人张汝京同业竞争、侵犯专利等方面诉讼不绝,经过3年谈判后达成和解协议。随后台积电祭出“窃取商业机密”再次对中芯国际予以起诉。
外界分析认为,张汝京的离职恐怕是换取台积电的和解,特别是换取台积电不插手中芯日常管理的条件之一。
成也张汝京
遥想几年前,张汝京在芯片行业是何等风光。2000年,张汝京从美国回国创业,在还是一片荒芜的上海张江开始了中芯国际上海工厂的建设。由于其在老东家台积电“太岁头上动土”,甚至遭受非议和排挤。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次年11月,中芯国际上海一厂成功投产,生产出当时内地最先进的0.18微米芯片,创造了半导体业从建厂到投产时间最短的世界纪录。
随后几年中芯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均跃上新台阶,2003年被半导体界权威刊物《半导体国际》评选为当年“最佳半导体厂”。张汝京的名字几乎等同于内地半导体行业。中芯的成功不但带动一批内地资本进入半导体行业,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半导体人才。
败也张汝京
不过,光环之下隐藏着危机。一是,张汝京和老东家台积电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捋顺。二是,对于“中芯速度”的执着追求,在这个以“吞钱”著称的行业中不断上新线、扩新厂,未料到经济形势的变化,半导体行业风云突变,导致资金链吃紧。
根据中芯国际200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该公司现金资产仅剩5亿美元,但是其背负的债务却高达11亿美元。分析认为,如果中芯国际再赔付台积电10亿美元的话,可能使公司的经营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因此,张汝京的离开似乎已成必然。
风光一时的中芯国际如何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半导体分析师王艳辉对记者表示,很大一方面是中芯国际在运营和管理上都出了偏差。
王艳辉认为,张汝京在战略层面上没有处理好台积电诉讼事件,导致双方矛盾日益激化。最终成为推倒自己在中芯位置的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
而在管理方面,虽然中芯国际是内地芯片企业,但其作风却像十足的台湾企业。“中芯国际中高层几乎全部是台湾人,在9年间没有培养出本地人才梯队,也没能有效吸引本地客户,显示出其本地化做得很不够。”王艳辉强调。
“如果当初能够把精力向迅速起飞的内地芯片市场倾斜,恐怕目前中芯的境遇要好得多,张汝京也不必走到这一步。”王艳辉说。
商报记者 罗添/文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