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在中国目前的处境和其他海外互联网服务模式一样,即“服务模式被广泛学习,用户市场被本土瓜分”。也许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是文化主导,后者是专利为王,这导致了海外服务模式可以被成功复制,但不会被轻易移植。其实这样的现状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特别是在非英语国家地区。CR-Nielsen从南美、欧洲、亚太地区分别挑选了三个有代表性国家,将他们社区网站排名与中国SNS社区网站的排名数据进行了对比,以此来了解本地社区网站的发展现状。
中国——不一样的文化
在中国,已有经大量的社交网站出现,但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上的差异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上的限制,使美国社交网站无法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当美国的社交网站进入中国市场时,校内网、51.com和门户腾讯等国内网站已拥有了大量忠实用户。虽然中国社交网站以海外投资(美国)为基础,但他们的成功却缘于和门户网站所建立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在初始阶段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海外社交网站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仅推出一个汉化版的网站是不够的,更要进行本地化的基础投入、持有运营中国社交网站的头脑和思路、理解中国社交网络行为的细微差别,而不是简单地推出一个普通的中文版本的社交网站了事。
巴西——orkut墙里开花墙外香
虽然orkut并不是巴西本地服务商,它隶属于Google的产品线,但它在巴西的用户量远远高于其在美国本土的用户量,覆盖了巴西70%的活跃用户访问量。而且早在三年半前,orkut已经覆盖了巴西51%的本土独立访问者。更令人惊奇的是巴西80%的网民都是社区类网站的访问用户(2008年数据),而巴西网民人均每月在orkut上所花费时间也远远高于其他品牌。相比之下,Myspace和Facebook在巴西的表现和在美国本土及全球的地位相距甚远。
巴西社区网站排名(2009年2月,数据来源:Nielsen Online)
德国——社区网站三国演义
在德国,社区类网站的前三强分别是StayFriends、Wer-kennt-wen和studiVZ。这三家社区网站不仅在德国本土,在欧洲德语区(如瑞士、奥地利)也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这三家站点在模式和都是模仿Facebook起家的,之所以能成为本土领先的社区网站,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语言优势。Facebook在德国社区类网站中排在第六位(2009年2月),增长势头非常迅猛,它能否在德国市场占据主导还要拭目以待。
德国社区网站排名(2008年5月-2009年2月,数据来源:Nielsen Online)
日本——MIXI的传奇
可能很多人初看到MIXI会误以为是“米西”的意思,MIXI的原意是MIX and I,即通过社区服务与他人的相互融合。这个2004年还不到1万用户的小网站,在四年内已经发展成为了日本第一的社区网站,而且在各项指标上远远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与Facebook不同的是,MIXI是以“将共同的兴趣爱好人们聚集在一起”为理念的社区网站。MIXI用户群的另一个特征是手机上网用户比例非常高,据说每两个MIXI的用户中就有一个使用手机功能,这也和日本手机上网用户量高于电脑上网用户量的现状有直接的关系。
日本社区网站排名(2008年12月,数据来源:Nielsen Online)
中国、巴西、德国、日本四个地区的社区网站的排名现状至少反映了一个现象,即本土社区网站能否发展壮大,关键是在多大程度上与本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网民特征等因素相契合。毕竟在虚拟社区内进行交流的都是现实的人,而现实用户所产生的交流需求都和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就像Facebook是美国校园社团文化的在线延续那样,在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社区用户群的年轻化以及浓郁的乡情或地域情节使得国内社区网站更趋向于同城交友平台,而并不是个人社交圈的扩展。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