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此次合作中,中科院计算所将在英特尔提供的产品、技术、平台等支持下,结合自主研发的多项创新技术推出一款具有广泛适应性、低门槛的个人高性能工作站模型,以期推进高性能计算走下神坛,得到普及化应用。
这次研发成果一旦面市,将是国内IT产业自主创新的又一里程碑,并且将大大推动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标准化、普及化和产业化进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
一直以来,高性能计算在世人看来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普遍认为只有像生命科学、国防等少数尖端数领域才会用到。其实,随着商业环境、社会行为的变化和IT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甚至个人都产生了对高计算力的需求。而其庞大的能耗、特殊的电源要求、苛刻的机房环境、和专业操作人员等特殊要求,却令其中大多数人对高性能计算望而却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科院计算所致力研发一款具有低能耗、低噪音、易管理、易操作,并且让大多数使用者能负担得起的个人高性能工作站模型。
“以前人们一提到高性能计算会马上联想到巨大的耗电量、环境苛刻的机房、特殊的电源以及一大帮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我们这次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使高性能计算走出机房,走下神坛,走到普通的办公室中,让普通的企业都能买得起、用的起,让普通的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使用。这将大大的推动高性能计算的应用普及。应用需求的增加,则必然带来相关产业的形成。依靠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带动产业的发展,这一直是我们计算所作为一个国家科研机构矢志不移努力的方向。”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任孙凝晖如是说。
而作为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的英特尔公司也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的IT产业共同成长,大力支持中国IT产业自主创新。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大区产品总监
在这次的合作中,中科院计算所将在英特尔提供的芯片、芯片组和主板参考设计的基础上,融合自主研发的交换模块等技术,完成硬件研发、系统调试、工作组件研发以及软件研发的工作。工作站原型机中将采用2.5 GHz的四核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 L5420,在一个交换模块上最多可以容纳8个处理器模块或16个四核处理器;配合高达 384 GB 的全缓冲 DDR2 内存和 12 TB 硬盘空间,系统功率不到 2.5 千瓦;再加上大直径低转速的风扇,完全可以实现在低功耗、低噪声的条件下,提供超万亿次计算性能。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