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要想获得高于PC市场的增长速度,必须进入其他领域。但对于已经习惯了CPU高利润的英特尔,去做利润低的消费电子,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至于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如何转型,英特尔这段路不好走。
庞大、稳健如大象的英特尔,近来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9月14日,随着两位高管的离去,英特尔的高层组织架构发生了重大变革。而就在不久之前,被英特尔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却发生了一次工人“罢工”,起因是英特尔将上海工厂搬迁到成都之后,两地工人同工不同酬,这催生了不满情绪。
这其实并非孤立的事件,作为传统PC时代的领先者,英特尔越来越感到自己优势在削弱,原因是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消费电子时代,那些携带方便的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英特尔意识到转型势在必行,而在竞争激烈、利润更低、价格战更频繁的消费电子领域,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和控制成本是英特尔这个“大象”在“跳舞”时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震荡
2009年9月14日,芯片厂商英特尔公布了一项重大的重组变革。该公司所有主要产品部门将划归至一个新成立的英特尔架构集团(简称IAG)。即将英特尔旗下两大主要产品部门合并,其一为个人电脑(PC)、服务器及其他电脑的芯片设计及市场营销部门,其二为移动设备芯片设计及市场营销部门。
重组形成的另一个部门是技术制造集团(简称TMG)。英特尔在声明中表示,此次组织架构变更后,公司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将更专注于企业战略的规划及长期增长计划的制定。
分析认为,重组后的英特尔在欧德宁领导下将变为“三驾马车”构架。英特尔两位执行副总裁马宏升(Sean Maloney)和浦大卫(Paul Otellini) 被任命为新组建的英特尔架构集团(即IAG)掌门,马宏升管理业务运营,浦大卫负责产品研发;首席行政官安迪布瑞恩特(Andy Bryant)将负责制造业务(即TMG)运作。
此外,微观构建业务、微处理及芯片研发业务及无线业务等将由五人团队管理。另有两位高管离任。
李宇是一位有着多年半导体行业从业经历的资深人士,他表示,负责英特尔PC及服务器芯片供应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帕特基辛格离职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英特尔的此次部门重组或导致其无望在未来升任公司CEO,而重组后的马宏升与浦大卫被视为保罗欧德宁的接班人。
4年前英特尔对所有产品线进行细分,成为独立部门。而现在又重新整合在一起,上述资深人士认为,这一举动意味着英特尔欲加强其芯片在各种平台上的应用和融合性。
转型
“从大的发展方向来看,英特尔正在谋求转型。”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信息交流部主任、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IC事业部总经理李珂告诉记者,传统的PC领域市场容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而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融合的新兴领域则成为一个高增长的市场。
英特尔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当芯片升级换代到一定的程度,继续进行技术更新,并非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大价值。进入到掌上电脑、PDA、手机等终端消费品领域,生产便携式的移动CPU,而不只是死板的PC产品,成为英特尔转型的重要选择。
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曾表示,将带领公司跨界进入非PC领域。英特尔的命运与PC市场密切相关,PC市场向笔记本倾斜对英特尔有利,其笔记本芯片在能耗等方面具有优势。
但欧德宁承认,英特尔要想获得高于PC市场的增长速度,必须进入其他领域。欧德宁的战略将使英特尔挑战手机、电视、汽车和其他产品用芯片领域的竞争对手,要求英特尔不能受限于与微软的合作,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软件。
李宇指出,想拓展新的领域,人财物等资源向新的业务倾斜是必然的。人事调整也只是第一步。离去的高层也肯定是与目前的战略相左才选择“出走”。
英特尔中国公关部公关经理孟轶嘉暗示,目前只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调整,接下来可能会有一系列的变革,以适应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
半导体咨询机构iSuppli资深分析师顾文军表示,在架构重组后,决策运营效率也要更高更快。英特尔言必称中国,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不包括日本)地区业绩在英特尔所有地区业绩中占绝对大的比例。但如何加强中国地区的决策权,而不仅是当做一个重要的市场,包括加强和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合作等,也都是英特尔“大象跳舞”要迈出的下一步。
但“跳舞”对于英特尔这样的大象而言,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英特尔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始尝试进入生产和消费电子有关的产品领域,甚至放弃了闪存业务。但几年来,反响平平。
李珂表示,在传统的PC领域,英特尔几乎是一家独大,与唯一的对手AMD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它只要进行技术升级,靠大量投资和先进设备,扩大厂房、提高芯片速度、降低面积即可。当英特尔推出比486更先进的586芯片时,PC厂商只要跟着我走就行。”李珂如是说。
这使得英特尔成为了一家英特尔创新能力不足的公司。惯于成为老大的英特尔,此前总是在引导市场的需求,只要进行工艺创新即可。而在新兴领域中,拼的不仅是工艺创新,更是应用创新、融合创新、技术创新。而进入终端消费品领域,则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