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PK三核,只有够强力的双核才有这样的底气!
卯上X3 710,新翼龙以改进的45nm工艺一改高耗低能的姿态,在价位上也颇具吸引力。奔腾双核E6300选择这个时候切入市场,必有过人之处,一起来看看。
这次测试除了CPU和主板不同,其余所有环境完全相同。测试包括PCMARK Vantage各分项目的分数,以及一些具体测试工具,当然更重要的是选择了4款自带Benchmark的常见游戏以测试CPU在游戏中的表现。在功耗与温度测试中,散热器统一使用了南海MINI并上稳散热片和风扇的扣具,用温敏探头紧贴CPU金属顶盖,以免温度测试不准确。
测试平台如下:
处理器 |
英特尔奔腾双核 E6300(2.8GHz) |
X3 HD710 (2.6GHz) |
主板 |
DFI BI-P45 T2RS |
DFI DK-790FXB M2RS |
内存 |
OCZ | |
显卡 |
ATI HD4830 512MB | |
硬盘 |
Seagate 7200.12 | |
电源 |
AOPEN AO400-12AHNF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
首先是PCMARK Vantage方面:
|
英特尔奔腾双核E6300(2.8GHz) |
X3 710(2.6GHz) |
PCMark |
4,798 |
5160 |
Memories |
3,938 |
3464.00 |
TV and Movies |
3,375 |
3165.00 |
Gaming |
4,798 |
4575.00 |
Music |
4,579 |
4805.00 |
Communications |
4,797 |
5276.00 |
Productivity |
3,938 |
4557.00 |
HDD |
4,594 |
2350.00 |
接下来就是一些具体的应用程序测试了
|
英特尔奔腾双核E6300(2.8GHz) |
X3 710(2.6GHz) |
3DMARK Vantage CPU Score |
5,253 |
6606 |
SuperPI |
19.876s |
26.563s |
wPrime |
45.271s |
33.765s |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929千步/秒 |
4796千步/秒 |
WinRAR |
|
|
Pov-RAY Benchmark |
940s |
1094s |
CineBench R10 |
| |
Single CPU Render |
2,963 |
2361 |
Multi CPU Render |
5,700 |
6561 |
3Dmark Vantage、wPrime、Fritz Chess Benchmark、WinRAR对多线程优化非常到位,这里多个核心的X3占有一定优势。
单核心效能方面英特尔对AMD仍旧有压倒性的优势。CineBench R10单核心渲染中也是如此,羿龙还应该继续提高自己的主频才能挽回劣势。
四款游戏测试,来自游戏自身默认的Benchmark,亦不做任何设置改动,默认的设置分辨率不高,特效也没打开几个,显卡几乎很少成为瓶颈。表格中数据单位全部都是Average FPS(每秒平均帧数)
DMC4 |
奔腾双核E6300(2.8GHz) |
X3 710(2.6GHz) |
scene1 |
114.75 |
100.62 |
scene2 |
101.49 |
95.72 |
scene3 |
139.81 |
124.14 |
scene4 |
80.69 |
73.98 |
鬼泣4这款家用游戏机上成功移植的游戏对于现在的显卡来说完全不成问题,所以CPU就是跑出更高帧数的关键。这里可以看出鬼泣4测试中,频率比奔腾双核E6300低200MHz的X3 710在4个场景中全面败退,令人扼腕 。
|
奔腾双核E6300(2.8GHz) |
X3 710(2.6GHz) |
FarCry2 |
82.90 |
90.14 |
GTA4 |
37.44 |
45.58 |
FarCry2与GTA4对于多核支持度相当高, 游戏中Intel的表现让人十分满意,AMD也跑出了足够流畅的30+的FPS亦可以在妥协一些物理效果的情况下跑出好的帧率。遗憾的是AMD在多一个内核的情况下并没有体现出太多的优势。
Crysis Warhead |
奔腾双核E6300(2.8GHz) |
X3 710(2.6GHz) |
|
27.17 |
25.43 |
孤岛危机测试中即使关闭了所有效果,显卡也成为了较大的瓶颈,因此不论是Intel还是AMD,在显卡成为瓶颈的情况下都没能达到30FPS流畅标准,既然测试了就看看结果:AMD再次败北。
最后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即能耗与满载温度。这些指标将决定用户将为了这两款处理器投入多少额外的散热与供电成本。测试以满载CPU时平台总功耗作为参考数据。
|
奔腾双核E6300(2.8GHz) |
X3 710(2.6GHz) |
满载平台功耗 |
113W |
168W |
满载顶盖温度 |
|
|
AMD新速龙功耗较老版翼龙有较大改善,但仍比Intel平台功耗更高。双方的频率竞赛仍在继续,未来可能会有更高主频产品推出。温度方面由于双方测温机制有差异,故软件测试不能做为双方比试的根据,在温敏探头的检测下,奔腾双核E6300的发热控制相较于X3 710来说更令人满意。对于普通游戏者来说不必过多关注如何选择散热器去压制CPU温度,但是三核心的翼龙710即便转向了45nm工艺,温度仍然需要用户购买一个更昂贵更强大的散热器,这点大家需要再权衡一下。若游戏中多核优势不够突出,选择发热更低,平台搭配更廉价的双核才是明智之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