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期三天的2016(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今天在京举行。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现场分享了SAP关于工业4.0的理解以及我们将如何帮助中国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ZD至顶网 6月21日 北京消息(文/周雅):为期三天的2016(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今天在京举行。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现场分享了SAP关于工业4.0的理解以及我们将如何帮助中国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
李强: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朋友们,上午好!
上周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德经济合作技术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提出,希望加速中德之间关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会后默克尔总理也专程去沈阳实地考察了SAP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创立的智能制造的示范生产线,这让我们倍受鼓舞。今天我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SAP关于工业4.0的理解以及我们将如何帮助中国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刚才柳青的演讲让我意识到,中国今天已经是互联网用户最大的国家,特别是在消费互联网的应用。但是在谈之前我还想谈一谈工业4.0的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由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来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信息技术来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称之为工业4.0,是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基础之上,由CPS物流网络系统、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而推动的。
刚刚我们谈到,中国在消费互联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早在201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美国,特别是在B2C电商领域,中国B2C电子商务的规模占整体零售的比重已超过美国。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特别是在企业的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方面,中小企业对物联网的普及方面,我们与欧美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刚刚领导提到的,TO B时代风口的到来。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把“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通过对“互联网+”的推广,能够带动产业领域对于互联网的应用,把中国作为世界级最大消费互联网的国家跟传统制造业结合在一起,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应用、物联网的普及,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经常有人问我,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肯定是每个国家的提法不一样,我也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德国工业4.0之父,他告诉我,工业这个单词有两种翻译,一个是工业,一个是产业。德国工业4.0虽然起步于制造业,目前关注着制造业,但是也包含服务。如果我们要生搬硬套,德国工业4.0的范畴可能更接近于“互联网+”,但是现阶段的目标和关注点等同于中国制造2025。SAP是德国工业4.0核心的发起者,我们是德国工业4.0组委会核心成员中唯一一个软件公司,这个站在默克尔和普京身边的白发先生是SAP前CEO,2009年退休之后担任德国工程级科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德国工业4.0的主持,作为四十多年历史的厂商,我们也用我们的经验开发了大量完整工业4.0的路线,也有很多本地化的研发。积极参与了工业4.0在中国跟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有很多国家领导人先后去德国考察。2015年10月份,我们在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的见证下,SAP和中国的徐工集团开展签署了中德政府间第一个工业4.0落地的合作项目。
基于物联网CPI、云计算等应用,SAP在六大试点热门领域做了很大想法,最前端的是个性化定制体验和用户端,定制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可是在网上个性化的预定、个性化的制造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买一件衣服比较简单,但是我们要造一辆完全个性化的工程机器,汽车就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我们需要对于现有的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使得它能够适应柔性化的制造,一条生产流水线能够生产不同型号、不同品类的产品,而且交付时间和成本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只有这样的基础,才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的要求。当然,我们还需要跟我们的供应链进行协同,供应链最典型的案例是在汽修行业,所有的都是零部件生产,基础源自于全供应链。再往下走就是交通、运输。但这一切的一切,基于所有过程中产业的数据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推动产品和服务的优化,也能够指导我们产品的研发。
举一个例子,哈雷摩托大规模定制重生之路。哈雷摩托是非常经典的品牌,但是遇到很多挑战。他们发现他们的用户年龄越来越高,都是在70、60年代,80、90后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汽车,这时候需要重构现有的模式。他们想到的当然是个性化定制,为所有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但是一个摩托车有几万个备件,定制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他们做第一件事,对现有的工厂进行改造,14万平方缩减为6万方公里全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线,员工缩减50%。更重要的是,现有生产线通过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能够柔性制造,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不同品类、样式的摩托车,使得个性化能够实现。当然,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除了成本大幅度下滑,最不可思议的是,在非个性定制化的年代,每台车预定时间到交付需要21天,但是通过柔性化制造、智能化制造,交付时间只需要6个小时。也就是说在网上下订单,6小时之内就可以开着走。
谈到工业4.0,所有人都喜欢谈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等,但实际上工业4.0真正画龙点睛之笔是智能产品和社会使用的大数据,这些数据将会革命性地颠覆传统的制造业和工业企业。
这是一张简单的闭环图,我们在智能工厂里制造出智能化的产品,智能化的产品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大家更多想象的是消费品,比如说手机、特斯拉汽车,以及未来正在制造的全电动智能汽车。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点?智能产品还包括纯粹的工业品,比如说挖掘机器、空气压缩机、机车等等。这些智能化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存储之后,会变成可以利用的智能手机,通过人机交互的技术,能够反过来,直接影响、优化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地方很容易理解。但是,这仅仅是这些大数据应用最基本的场景,利用大数据消费产品信息优化和分析。
更重要的是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做消费互联网可以,但是工业互联网却是另外一个意思。我讲另外一个案例,凯撒工业压缩机是全国最大的空气压缩机设备制造商,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之下,销售遇到很多瓶颈,所以他决定一些创造。把现在所有的设备和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装上移动的终端、传感器的芯片,并且能够实时把这些数据上传到云端。做到这一点之后,他能够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方式,了解所有工业设备运转的状态,能够做预测性的检修。也就是说避免在事故发生之前,确保设备能够非常稳定地运行。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他们也在这个设备商通过装传感器,实时地采集这台设备的使用量,商业模式发生什么变化?将不再压缩机,所有的压缩机放在线上,根据客户使用的流量来进行计算。因为从出售工业设备压缩机的企业变成出售压缩空气的企业。
由提供产品向服务的提供商转型的商业模式,目前正在推动整个传统制造业的转型。而且我也相信这将是工业4.0带来最大的变动之一,也能够帮助国家目前提到的蓄产能、供给侧的改革,很多方面是革新的事项。除了刚提到的空气压缩机、大型的机密机床,我们可以从机床变成销售、加工、能力。咖啡机的销售变成咖啡的提供,包括在国内和重工集团做的合作,对现有挖掘机智能化的改造,把这些设备直接提供给供应商,根据使用的情况,从出售产品变成了提供服务。最大的变化是原来库存积压很多的挖掘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推到了市场上去。
这所有的案例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这些事实在消费互联网上发生了革命性的体现。未来,绝大多数的产品都能够以服务的形势提供。而所有的服务都会以大数据的形势来驱动。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是Google、Face book、BAT、京东、滴滴掌握的消费大数据,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工业互联网时代,谁将会掌握工业大数据?谢谢大家。